第675章 天下未平,征戰不休(三)(第2/3頁)

李從榮頷首道:“大唐能有今日武功,與國中尚武之氣密不可分,演武院的興起,也使國中尚武之風更濃。不過如先生所見,尚武帶來的並不都是好事,演武院內的學員多半桀驁難馴,聽說每日都有學員因鬥毆而受罰,演武院外,市井間的兒郎也是動輒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沒少讓負責治安的官吏頭疼。”

邊鎬沒有立即答話,而是尋思了一會兒,才正色道:“尚武之風固然會叫治安變得難些,但血性兒郎豈會是委曲求全之輩?平日裏心中不平敢動拳頭,到了抵抗外敵入侵或是征戰外敵時,才敢拔刀大吼著殺向敵人,難不成指望那些平日裏低聲下氣、委曲求全的兒郎,到了戰場上就勇猛無敵大殺四方?”

邊鎬想起南國風氣,心有所感,由衷感慨道:“民風淩烈,國風才能強悍,大爭之世更應有此風氣,唯有如此,國人便是身處境外,也能不辱國威,國家面對強敵便是戰事不利,也敢與敵亮劍,不至於國破家亡。反之,國人溫順如羊,面對不平不敢憤而出手,國亦必懦弱可欺。一旦到了國家危急之時,再想有一支強軍禦敵,那是癡人說夢,因為兒郎們已經習慣了忍辱偷生,已經習慣了忍辱後退,這樣的人組成的軍隊,是一群羊,只會想著一己私利,只會想著如何保全自身,面對強敵就只會落荒而逃,何談逆擊而勝!”

“先生高見,從榮拜服。”李從榮拱手受教。

邊鎬收回思緒,“因見了演武院,才有此等感慨,殿下不要笑話才是。”

李從榮笑道:“演武院,國之重地,演武院學員,國之利器,若不能令人有這等感慨,王兄修建演武院的初心,也就白費了。”

“秦王的確高明。”邊鎬點點頭,說完這話,他忽然心生異樣,甚至偷瞧了李從榮一眼。雖說讓李從榮處處以李從璟為榜樣,以其追隨者自居,是當下形勢所需,但李從榮平日裏流露出的對李從璟的“敬仰”之情,未免太過了些吧?

但轉念一想,邊鎬又不覺得奇怪了,若不能讓人覺得李從榮是真心敬仰李從璟,那他的這個策略也就失敗了。

邊鎬又想到:李從榮此子,還真也不能小覷。李氏一族能人輩出,難怪李唐能有今日之盛。還好徐相高瞻遠矚,大吳本就地狹民少,對李唐天然劣勢,若是再讓李氏兄弟齊心,那還真是難以應對……

就在邊鎬沉思間,忽的,天降驚雷。

雷聲轟鳴,頓時引得地動山搖。

邊鎬身軀一震,耳暈目眩,差些站立不穩。

身旁的墻壁泥落如雨。

邊鎬嗔目結舌,震驚的四處觀望。

那邊廂,在水池中受罰的學員,全都倒在水池裏,連那位拿鞭子抽人的先生,也一頭栽倒在了水池中,四處行走的先生、學員,像是定格了一般,都不動了。

這是怎麽回事?

邊鎬腦袋有些發僵。

但是下一瞬,讓他更加震驚的事情發生了。

水池裏的學員爬起來,拿起水桶繼續頂在頭上,栽倒水中的先生爬起來,拿著鞭子繼續大聲訓話,原本四處定格的人群,也都恢復了正常,讀書的繼續讀書,交談的繼續交談,全都是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

就像方才那聲讓人肝膽欲裂的驚雷從未發生過一樣。

邊鎬擡頭看了一眼天色,斜陽正好,晴空萬裏,並無降雨的跡象……但就在方才,他分明聽到細微的沙沙落雨聲……地上是幹的,的確沒有落雨的痕跡……

難道方才的一切都是錯覺?這個念頭剛一冒起,邊鎬就斷然否定,因為不遠處那名訓人的先生,衣袍的確是濕了。

“殿下,方才的驚雷聲……殿下可聽見了?”邊鎬驚疑不定的問李從榮,對方神色的僵硬多少給了他一些心理安慰。

“聽見了。”李從榮的回答,讓邊鎬心中一定。

但不等邊鎬奇怪好好的天氣怎會有這樣大的驚雷,李從榮就面色怪異的繼續道:“傳聞,演武院常有驚雷降下,且都是在晴日時節……”似乎是覺得這話有些違背常理,沒甚麽說服力,李從榮擾擾頭,“演武院有許多怪事,孤王也只是略有耳聞,晴日驚雷只是其中一件,還有諸如天空飛矢、刀槍不入的鎧甲巨獸、行走的軍堡……”李從榮說不下去了,他尷尬的笑笑,這些以訛傳訛的東西,的確太扯淡了些。

見邊鎬滿腹懷疑,李從榮正色道:“不過演武院的確有管理禁區,禁止一切外人出入!”

“連演武院的學員、先生也禁止出入?”邊鎬怔了怔,演武院的管理已經夠嚴格了,甚至強過一般的軍營重地,在這樣的禁地,竟然還存有禁區?那得是什麽樣的所在?

李從榮點點頭,隨後帶著邊鎬趕了一段路,來到一處林木茂盛的所在,此處院墻高深,角樓林立,甲士遍布,防衛之嚴密程度,不亞於宮城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