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驚濤初起劍南道,諸侯掀起百丈浪(十二)(第2/2頁)

——李嗣源的年號其實很有意思,“天成”二字,頗合李存勖自取滅亡,而將大好江山送給了毫無心理準備的李嗣源的史實,李嗣源得天下,的確是老天成全。長興,則是伐蜀功成之後,李嗣源春風得意,希望帝國長久興盛——當然,原本歷史上伐蜀失敗之後改年號,則是寄托他無奈之下的美好期望。

這些姑且不言,且說李從璟在成都擺下的這場宴席,明眼人心裏都明白,這並不是一場普通的酒宴,不僅僅是因為時節特殊。

李從璟高居主位,百官們分立堂中兩側,堂中演奏的歌舞是《秦王破陣》。

蘇逢吉官職不高,堂中沒那麽多座位,他的位置排在了院子裏,跟他相鄰而坐的,是一位同樣年紀輕輕的官員,若是有相熟的人見了,便會認得此人也姓蘇,名叫蘇禹珪。

那一年名動洛陽的新科進士“兩蘇”,今日又坐到了一起。與蘇逢吉不同的是,蘇禹珪剛從洛陽來,是朝廷派來慰問蜀中的眾官吏中不起眼的一個。

蘇逢吉見蘇禹珪左右觀望,眉頭微皺,便笑著問他:“有何不妥?”

“來的官員也太多了些。”蘇禹珪輕聲道,他指了指大堂左右的偏廳,“偏廳都坐滿了。”

“蘇兄是怪他們占據了本該屬於你的位置,讓你平白在院子裏受凍?”蘇逢吉打趣兩句,見蘇禹珪沒有開玩笑的意思,隨即收拾了顏色,正經道:“蘇兄初來,不知蜀中情況,也在情理之中。實言相告,若非秦王明令五品以下官吏不得前來相賀,只怕你我都要坐到大街上去了。”

他這話說的不假,若非沾了馮道的光,蘇逢吉這個六品官是沒資格坐上宴席的。

蘇禹珪微微變色,“如此說來,各州刺史、鎮將,豈非都來了?”

“自然一個不差。”蘇逢吉笑道。

蘇禹珪默然不言。

蘇逢吉哪能不知蘇禹珪的心思,見他沉吟不語,遂問道:“蘇兄自洛陽來,理應知曉的比我清楚,前些時日朝堂上平白出現了一些官吏,對秦王頗有微辭……”

“那又如何?”蘇禹珪不解。

“那又如何?”蘇逢吉冷笑一聲,“那可大有文章!”見蘇禹珪仍是一臉迷惑,蘇逢吉無奈的搖搖頭,“蘇兄啊蘇兄,你是正人君子,也不知我這番小人之言,是否該入你耳。”

“朝堂之事,即便是風吹草動,都大有深意,何況這許多官吏突然明目張膽指摘秦王?蘇兄應該明白,洛陽有人對秦王起了不利的心思。”蘇逢吉繼續道,眼中神色極為厭惡,如同面對不堪入目的汙穢之物一般,“不管是誰有了這樣的齷齪心思,蜀中的官吏聞得風聲,都不會坐視不理,對他們而言,此時不來秦王面前表明立場,日後可就沒這樣的機會了。”

蘇禹珪:“……”

蘇逢吉指了指堂中一位武將,壓低聲音道:“此人你識得否?陛下從子李從璋。他聽聞朝中有人指摘秦王安定兩川不力後,星夜從駐地趕來,怒氣沖沖向秦王鳴不平,揚言要回洛陽拔了戶部左侍郎的舌頭。當時我就在堂中,可是親眼所。”

蘇禹珪:“……”

蘇逢吉嘆息一聲,“連李從璋都是如此,遑論旁人?伐蜀之役,秦王帶領眾將士立下驚世之功,得利的可不僅是三軍將士,還有大批文官,眼下有人對秦王不利,他們當然不忿。”

蘇禹珪想起郭崇韜舊事,不由得面色一變。

蘇逢吉朝內外文官武將努努嘴,“這些人爭先恐後來恭賀秦王,就是要表明態度,他們都擁護秦王……”

話至此處,堂中忽然靜了下來,兩人循聲望去,只見李從璟正站起身,舉杯對眾人說話。李從璟一通場面話說完,在場百官無不起身,陪秦王共飲好酒。

……

結束了宴席,李從璟打算早些歇息,近日來各地官吏湧入成都,爭相拜見,擾得他不得清凈,這些官吏總有各種各樣的理由賴著不走,都是一副不睹“芳顏”不罷休的架勢,尤其是一些驕兵悍將,屢屢叫囂要給那些在朝堂上對他發難的官吏一些顏色看看,讓他費了不少神安撫,最叫他苦笑不得的是,第五姑娘總想溜回洛陽去,李從璟哪能不知道她的心思,好說歹說才讓她消減了幾分怒氣。

躺在澡盆裏閉眼享受董小宛無微不至的“照顧”,李從璟舒服的想要呻吟,不等他身心輕松的入睡,第五姑娘便“闖”了進來。

李從璟側過頭,郁悶的看向如一團烈火在燃燒的第五姑娘,“小娘子,夜色深沉,何故相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