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驚濤初起劍南道,諸侯掀起百丈浪(六)(第2/3頁)

她看到宋嬌臉上露出欣喜的神色,然後她聽到對方說道:“放心,第五統領已經趕過去了。”

“第五統領……”劉細細掙紮著坐起身,“第五統領怎會在這,這究竟是怎麽回事?”

“說來話長,你且先休息一陣吧,凡事明日再說。”宋嬌握著劉細細的手寬慰她,見對方神色頗為急切,便補充了一句,“此番入蜀的青衣衙門,一個都跑不了!”

……

用不著這名黑衣來稟報,林安心也知遇著了敵襲,各方遠處驟然亮起的火把,邊緣地帶隱隱傳來的交戰聲,已經很清楚的傳達出這個信息。

事到臨頭,林安心雖然面黑如夜,卻也不怎麽慌亂,她立在馬旁,吩咐人去拿來輿圖。少頃,又有黑衣來向林安心稟報,說對手乃是軍情處,並沒有發現軍隊的蹤跡。

看罷輿圖,林安心心中迅速做著計較,擡頭間忽見孟延意正一臉戲謔望著她,不由得皺眉道:“你我可是身在一條船上,你這副幸災樂禍的模樣是何意思?”

孟延意連連擺手,“你們這是神仙打架,跟我一介小小凡人可沒有關系。你們打你們的,我插不上手,自然只能在一旁看著。”

這話讓林安心怎麽想都覺得煩心,這完全不是同仇敵愾的態度,這時候孟延意的冷眼旁觀,豈不跟與敵串通一氣沒有兩樣?

然則形勢逼人,林安心卻也無暇與孟延意多作計較,方才觀圖已讓她有了轉移路線的選擇,當下她便揮手讓人將孟延意帶走,並且吩咐下行走路線。

只要保證孟延意不讓軍情處奪回去,青衣衙門便是陪著軍情處在此大戰一場又有何不可?

話雖如此,但送走孟延意後,林安心的眉頭也沒有舒展多少,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形勢並不像她表現的這般輕松。

遠近的廝殺聲漸漸大了起來,逐漸有山鬼哭嚎之勢,軍情處的攻勢逐步露出真容,不斷有匯報送到林安心面前,都在訴說著局勢的惡化,一切都表明,軍情處已然出動了大批力量,對此地形成了合圍之勢,如今軍情處發動的攻勢,與圍剿已無二致!

遣精銳送走孟延意,留下主力在此與軍情處激戰,是暗渡陳倉之策,這在當下顯得尤為明智。

眼見軍情處的攻勢越來越大,青衣衙門的處境越來越不利,林安心心頭生出許多疑惑。

看軍情處的陣仗,人數不少,超過百人是鐵定的,如此大規模的戰鬥人員調動,可不是軍情處地方據點隨隨便便能做得出的,這也就意味著眼前的對手並非是接到劉細細警報後,趕來救援的附近的軍情處機構。

既然不是軍情處地方據點,此間文章可就大了。

軍情處眼下的行動,極有可能是成都統一調動。

這也就意味著,軍情處對青衣衙門的行蹤已是掌握得一清二楚。不如此,不足以有眼前的合圍攻勢。

然而林安心怎麽都不願接受這個結論。這與青衣衙門先前的推斷嚴重背離。這個時候,軍情處的注意力應該大部都在河西,即便已察覺到青衣衙門卷入了蜀中風波,也絕不可能這麽快就調集了足夠人手,對他們形成合圍之勢!

問題到底出在哪裏?軍情處又是如何察覺到青衣衙門的意圖,並且布下這張大網?

林安心的臉色越來越不好看,她的心中委實沒有答案。

還有一點,比起青衣衙門眼前的困境,林安心更在乎的,是她那個更深處的謀劃,是否也被軍情處察覺到了?

雖說林安心從未有過這樣的念頭,但面對軍情處的行動,她不得不生出這番顧慮。

“林司首,賊人人多勢眾,明顯是有備而來,攻勢甚是猛烈,司首還是盡快離開為好!”部屬前來急勸。

“慌甚麽!”部屬的焦急之態讓林安心很是不滿,“本座在此聚集了百余精銳,軍情處便是有備而來,一時又能奈我何?況且黑夜行動不便,只要我等占據有利地形,軍情處便縱有再多人也叫他寸步難進,反倒是倉皇而走,極有可能落入對手陷阱!”

說完這話,見部屬還欲再說什麽,林安心不耐的擺擺手,“眼下掩護孟延意離蜀最為緊要,你我在此多拖一時,此番大計便多了一分把握。我青衣衙門精銳之士,何曾輸給軍情處半分,第五那小丫頭此番還能將本座再捉了去不成!待到天明,你我要走,對方何能攔住本座半步!”

部屬見林安心意志堅決,知曉無法說服對方,只得遵命。

隨後,林安心命人向軍情處喊話,“若是第五統領在此,林司首請見一面!”

這本是緩兵之計,出乎林安心意料,第五姑娘竟然應許了她的請求。

隨著雙方命令下達,激烈廝殺了半晌的雙方殺手陸續止住手,開始紛紛後撤。

先有雙方殺手持火把照亮了一處空曠之地,隨即又點燃幾堆篝火,使得方圓百十步亮如白晝,消去了雙方打埋伏的可能,在這之後,林安心步行去見第五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