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名將風采今勝昔,誰在馬上稱豪傑(四)(第2/2頁)

“三位將軍且去整軍,本帥親自為爾等擊鼓!”言罷,孟知祥作出戰場安排,李仁罕等三將聽了,莫不轟然應諾,奮然轉身上馬奔赴戰場。

……

郭威當然有奮戰之心,無論是早先為君子都主將,還是如今為萬州防禦使,沖鋒陷陣都是職責所在,且不說如今戰局於我有利,即便是戰事膠著,也當有一往無前之念。

“大帥放心,但有軍令,某自當為大帥取來孟老賊人頭!”郭威昂揚道。

“郭將軍真乃我軍膽也!”李從璟哈哈大笑,笑罷,正色道:“賊軍西來,陣型未成,此乃我軍之契機也,倘若使其從容排兵布陣,收攏敗卒、穩定陣腳,則此戰將平添許多艱難。郭將軍練軍用兵,向來深得突襲之法,今我予你五千精騎,你當知該如何?”

“繞行兩翼,直撲敵後,擾其陣型,亂其陣腳,使其不能聚力成陣!”郭威當然知道李從璟的用意。

“很好,本帥自會下令步軍出擊賊軍主力,正面施壓!”李從璟微微頷首。

“末將去也!”郭威提著長槍一抱拳,拔馬就走。

望著郭威遠去的背影和前方的西川軍,李從璟的目光逐漸冷冽下來。

孟知祥引軍來援,李從璟自然不會給他聚集軍力的機會,趁其亂令其潰,跟趁人病要人命是一樣的道理。

精騎兩翼迂回,步軍主力正面出擊,這是再常用不過的戰法。常用,往往代表有用,若是主力進擊如狼驅羊,精騎能令敵陣陣腳不穩,戰場局勢早晚會成倒卷珠簾之勢。

誠如李從璟先前所言,戰事至今,比拼的就是兩軍實打實的戰力,是一場狹路相逢勇者勝的較量。

李從璟左右望了一眼,方圓百步之內,幾乎已無成群西川將士,百步之外,禁軍軍陣在壓著西川軍陣進擊,在孟知祥沒有扳回局面前,西川軍就只能被禁軍壓著打。

殺入西川軍陣中的禁軍,高歌猛進。反觀西川將士,在被禁軍扯碎陣型後,要麽堅持戰鬥直到被殺倒、碾碎,要麽就只能後退,而軍陣中一旦有將士轉身後退,軍陣前後的將士就會相互沖撞,使整個陣型崩潰。

出現了這種情況,這個軍陣也就廢了。在這個軍陣後相隔一段距離的軍陣,若能穩住陣腳不亂,潰敗的將士將會繞過這個軍陣,在後方再重整陣型,如此也還能再戰。

而一旦潰敗的將士、軍陣過多,場面就會一發不可收拾,後面的軍陣再嚴整,也將不能起到穩住陣腳的作用,潰敗的將士將會慌不擇路,沖擊己方軍陣,最終裹挾著後方的軍陣一起逃散。

到了這一步,所有軍陣都潰散,所有將士都奔逃,也就形成了所謂的倒卷珠簾。

到得那時,便是進攻方對潰敗方單方面的屠殺。

李從璟要達到的,就是這種效果。

郭威率領的精騎,就是沖擊西川軍尚且穩固的後方軍陣,力求達到使其陣腳不穩以至於動亂的效果,這樣一來,前方的軍陣潰散,將士奔逃時,他們也就不再具有緩沖的作用,而只能被裹挾著奔逃。

燒毀西川營地的戰事仍在進行,這件事也沒有太大難度,無需太多兵力,能取得的效果卻很明顯。

李從璟驅馬離開城外戰場,馳入玄武城中,而後登上城樓,俯觀整個戰場。

隨著他的身影穩定在城樓,大軍的指揮、發令機構也相應搬到城樓前。令旗占據高處,傳令兵待命城樓之下,號角、金鑼各自就位,戰鼓一排豎立在城墻上。

主戰場在玄武城西面城墻外。

分攻南北面城墻外西川軍的禁軍,已經殺穿了彼處的西川軍陣。

西城墻外的西川軍,為免兩面受敵,早在這之前便在孟知祥的號令下,主動收縮戰線後退,讓出大片空地,同時結陣自固,爭取時間重新布置戰陣,收攏自南北面退回的敗兵。

郭威的五千精騎已經分作兩股,自兩翼出擊,南北面的禁軍匯合於西面城墻外,兩陣合而為一,在李從璟的命令下,分秒必爭的沖向西川軍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