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名將風采今勝昔,誰在馬上稱豪傑(一)(第2/3頁)

那麽問題來了,孟延意此時說起這件事,意欲何為?

蘇願想不到答案,所以他只能希望孟延意告訴他。

孟延意沒有直接回答蘇願這個提問,而是微笑道:“我請先生來,自然是為先生分憂。先生該不會認為,延意一介小女子,不能為先生解憂吧?”

“不敢。小娘子思慮敏捷,能得小娘子提點,在下感激不盡。”蘇願似是而非道。

“既然先生希望我為先生分憂,難道不應該先將情況詳細說給我聽嗎?恐怕就是孔明在世,也無法不明事態,便能出謀劃策的。”孟延意笑意更濃郁了些,露出兩個淺淺酒窩,顯得有些調皮。

蘇願暗自苦笑,孟延意短短幾句話,便讓他不得不將事情和盤托出,這實在是出人意料。雖然無奈,事已至此,蘇願也只能將情況給孟延意盡數說了。

孟延意聽罷,歪頭想了想,又笑起來,“這有何難,既然朝廷眼線抓不住,不抓也就是了。”

“這……”蘇願雖然原本就沒指望孟延意真能為他解決問題,但聽到這樣的回答,還是難免錯愕。

孟延意正色道:“先生怎麽不想想,若是朝廷細作真與益州三四成官吏都有往來,這成都豈非早就亂成了一鍋粥,岌岌可危?若果真如此,西川也不用派遣大軍出戰東川,直接認輸等死好了。”

“小娘子的意思,是說在下先前查到的現狀,只是朝廷有意制造的假象?”

“應該不會有差。朝廷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我們益州自亂!”

“原來如此。”

“父親將這件差事交給先生,最終要達到的目的,是求得益州穩定,不至於生出內亂,若是先生大肆搜捕,卻又抓不到人,豈不使得人心更加惶然,正中朝廷下懷?所以依我看,這人不抓也罷!”

“這……”蘇願雖然覺得有理,但還是不能采納這個意見。

孟延意見蘇願堅持,又想了想,忽然道:“先生若是真要抓人,卻也簡單。”

“如何簡單?”

“先生大可演一出戲。先在城中安插一些人手,充當朝廷眼線,然後令人將其捕之,對外則宣稱朝廷眼線已經抓獲。如此一來,可安定成都人心。若是先生還希望再進一步,大可數日後再放出風聲,說這些‘朝廷眼線’已經招供出與之有聯系的官吏名單。再之後,若是先生只求穩定成都,則大可借父親之名,說值此關鍵之時,父親唯望西川共度時艱,只要這些人自此一心效忠西川,則不予追究;若是先生想要拿一些官吏交差,則可以派人監視懷疑對象,他們中那些與朝廷細作有往來的人,得知‘朝廷眼線’將他們供了出來,必然有人自亂陣腳,屆時先生將其捕之,也就不是難事。”

蘇願怔在那裏,細細品味這些措施,其中的關鍵之處,讓人不禁拍案叫絕,為之折服。他站起身,躬身行大禮,“小娘子果真聰慧過人,有小娘子此計,何愁不能清查朝廷眼線?某在此謝過!”

孟延意受這番大謝,卻並沒有很得意,反而憨態平生的長嘆一聲,“看來先生是打算選擇最後一條路了。”

蘇願說的是清查朝廷眼線,自然是要選擇最後一條路,不僅選擇最後一條路,還要在這條路上更進一步,從抓獲的官吏口中,拷問出軍情處的所在。

蘇願沒有否認,雖然這不符合孟延意的期望,但他卻必須這樣選擇。兩人身份不同,所在立場也就不同,看問題的角度自然不同,各自受到的限制和期望的效果也不同,選擇難免會不一樣。

好在孟延意卻似很體諒蘇願,並沒有跟他在這個問題上討價還價的打算,轉而問起了另外一個問題。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孟延意的臉色前所未有的莊重,“先生曾久在洛陽,對朝廷情況知之甚深,可謂知己知彼,請你老實告訴我,此番父親前去東川對戰朝廷之師,勝算有幾成?或者說,此番蜀中之戰,西川勝算有幾成?”

這個問題並不難回答,至少對蘇願而言是這樣的,他道:“大帥親征東川,必會旗開得勝,此番蜀中之戰,最後勝利的也必然是西川!”

這個答案雖然瞧著可喜,卻並不是孟延意想要的,但她問出這個問題後,似乎就料想到蘇願會如此回答,此時並未灰心,又道:“看來我得換個方式問。先生不妨告訴我,朝廷軍隊兵馬多少,由哪幾支軍隊組成,軍備如何,主帥李從璟是個怎樣的人,洛陽朝廷風氣如何,李嗣源又是個怎樣的人?”

問完,不等蘇願答話,她又肅然補充道:“先生最好說得詳細些,先前我幫先生解決了個大麻煩,現在我不求先生重新回答我方才的問題,但先生至少得如實相告,好讓我能準確做出判斷!”

蘇願最終也沒有說出十分事實,實情他說了六七分,還有三四分則是長自家威風滅他人志氣,以確保最後敵我對比的結果,是西川能夠得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