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月垂龍門山,英雄逞強時(一)(第3/4頁)

林英腳步頓了頓,眉頭微微蹙起。自打他被降職為尋常士卒以來,一直恪守軍規,甚至恪守的異常嚴格,在軍中幾乎不與林雄相見,也告誡過林雄不得對他有任何照顧。

這樣明確的“召見”,已經記不得上回是什麽時候了。

林英進帳時,林雄正在與幾名指揮使商討作戰計劃,他便規規矩矩站在一旁等候,連林雄親兵招呼他落座,都搖頭謝絕了。

林雄與諸位指揮使正圍在軍情處繪制的詳細地圖前,商討接下來要如何具體行動。

經過演武院的培訓,以及李從璟軍事思想的教育,眾人談話的方式與內容難免與當下他國將領有些不同。

“漢州、益州都在成都平原內,簡州雖然不在成都平原,其援軍要進抵梓州,卻也要取道其間。成都平原與玄武縣之間,橫著一條東北西南走向的龍門山脈,西川援軍要進入玄武縣地界,必然要橫穿龍門山脈。”

林雄指著地圖對眾人說道:“諸位請看,玄武縣縣城在此處,幾乎是挨著龍門山脈,我君子都要阻截西川援軍進入玄武縣地界,最好的選擇莫過於進入龍門山中,守住山口,不讓對方出山。”

“然則可供大軍自成都平原進入玄武縣的路線,有三條之多,我君子都只有三千騎,要在三條路線上阻攔近三萬西川賊軍,未免顯得捉襟見肘。”有指揮使道。

“這卻不難,諸位且看。”林雄不以為意,繼續道:“西川賊軍自成都平原進入玄武縣,最北是取道漢州的德陽縣,中間是取道漢州城,最南是取道漢州的金堂縣,無論賊軍是數路並舉還是只選擇其中一兩條路線,橫穿龍門山脈後,最北的出口與最南的出口,相距也不過七八十裏。”

說到這,林雄擡起頭,看著諸位指揮使:“七八十裏,以我精騎腳程,又不攜帶輜重,至多半日就能趕到。”

這實在是保守估計,歷史上一日一夜疾馳三百裏的馬軍戰例,多不勝數,這種事李存勖就幹過,往先李世民也幹過。

“如此說來,將軍之意,是我君子都分兵三路,分別扼守三個出山口?”有指揮使問道。

林雄點頭,“正是如此。”他接著說:“我君子都兵分三路,每路千騎,分別扼守一個出山口。若是賊軍兵力分布有側重,則我軍就近支援,用不了多少時候,不會影響戰局。而若是賊軍三路並舉,且每路兵力相當……”

話音頓了頓,林雄凝視眾人,正色道:“這就需要諸位拼死力戰了。”

諸位指揮使神色凜然。

林雄莊重肅穆道:“諸位要記住,兩川戰事之關鍵,在梓州,梓州戰事之關鍵,在玄武縣,而玄武縣戰事之關鍵,又在我等。堅守山口十二個時辰,哪怕只剩一兵一卒,也決不後退半步!”

“末將領命!”諸位指揮使決然抱拳。

林雄點點頭,“諸位各去準備,半個時辰後,大軍開拔!”

待諸位指揮使離去,林英這才上前來以軍禮拜見。

“兄長坐。”林雄略顯疲憊,他學著李從璟的模樣,揉了揉眉心。

林英沒有坐,他忍不住道:“西川賊軍有三條路線可供選擇,確實不假,然則此番進入玄武縣作戰,大軍派遣了許多斥候穿過龍門山脈,向西打探賊軍動靜,難道沒有消息傳回?”

“怎會沒有消息傳回?”林雄苦笑,顯得很是無奈,“只不過兄長也知曉,斥候並非神仙,一旦西川賊軍控制了龍門山西邊的出口,我軍斥候也出去不得。”

“軍情處的眼線呢?也沒有消息?”林英追問。

林雄搖搖頭,“孟知祥此番明顯是有備而來,賊軍晝伏夜行,且全都大張旗鼓,每路軍都像有三萬人,軍情處打探不到翔實消息,空有飛鴿傳書也是無用。”

林英了然,“如此說來,不到最後關頭,的確無法知曉賊軍虛實,這場仗確實難打。”

“正因如此,我才找兄長來。”林雄點頭道。

“你找我來,到底是有何事?”林英問。

“我想請兄長分領一路,負責把守一道山口。”林雄認真道。

林英苦澀搖頭,“君子都並不缺乏智勇雙全的將領,尤其是近年來,有許多從演武院進來的苗子,都很是不錯。”

“看來兄長的確沒有疏忽君子都的全局情況。”林雄很是欣慰,隨後嚴肅道:“但是兄長也該知曉,此番我這樣做,並非是特意給兄長立功起復的機會,而是此戰實在非同尋常。以三千對陣三萬,堅守十二個時辰,這還不算什麽,關鍵在於,我等面對的,可不是契丹蠻子,也不是東川兵將,而是出自朝廷之前六軍與侍衛親軍的三萬精銳,是受孟知祥多年嚴苛訓練與恩惠的虎狼之師!”

“面對這樣艱巨而不容有失的任務,至少在當下,君子都不會再有人,比兄長更有把握應對,至少我都比不上兄長!”林雄正色道,“兄長,時至今日,不是你一人之榮辱得失,而是關系君子都之興衰,關系大帥伐蜀大業之成敗,我能內舉不避親,難道到了此時,兄長還要恪守俗禮,忌憚旁人議論,不肯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