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兩川系天下,天下在我心(第2/4頁)

“哪四個字?”徐知誥問。

“遠交近攻。”宋齊丘道。

“哦?”

“遠交,是為交好契丹、渤海;近攻,是為攻伐馬楚,奪取湖南地。”宋齊丘擲地有聲。

“有理。”徐知誥沉吟。

“契丹與大吳素有往來,此番再度遣使,自然順理成章。又且,某聽聞耶律倍此人,自掌權後雄心勃勃,大有復興耶律阿保機大業之野心,不甘屈居人下,今雖對李唐稱臣,來日未必不會效仿當日的耶律阿保機,南越長城。渤海國自戰勝契丹以來,國力日盛,亦有中興海東盛國之勢,某聽聞大明安此人,不失為一代雄主,即為雄主,當有開疆擴土之心,何愁不能結為外援,為我所用?”宋齊丘娓娓道來。

“子嵩之言,甚合情理,我大吳當為之。”徐知誥點頭表示贊同。

“契丹、渤海雖可結交,作為來日遠圖,以備將來之用,但卻不能解眼下燃眉之急。”宋齊丘忽而話鋒一轉。

“何為燃眉之急?”徐知誥問。

“某聞兩國之爭,在綜合國力之爭,若是李唐得了蜀地,國力大升,大吳未免落入下風。”宋齊丘道,說到這,他眼神頗有些怪異,“綜合國力”這個概念,實則是李從璟在朝堂上提出,而後被天下人知曉的。

“故而大吳燃眉之急,也是根本之急。”徐知誥微微頷首。

“正是如此。大吳要提升國力,必要開疆擴土。”宋齊丘道。

“要開疆擴土,便要攻伐馬楚。”徐知誥道。

“某聽聞,楚王馬殷病重將亡,此正可圖之時。”宋齊丘道。

“然則我若攻楚,不知錢鏐會如何?”徐知誥問。

“近年來李唐雖多番拉攏錢謬,但如今錢鏐已年近八十,年老體衰,政事日漸松弛,又且數年前,我大吳曾敗其水師,至今讓越人忌憚,縱然李唐讓錢鏐出兵牽制,也大可不必憂慮。”宋齊丘道。

“如此說來,楚地的確可圖。”徐知誥道。

此時徐知誥與宋齊丘等人的密談,桃夭夭還無從得知,但她卻很快便知道了徐知誥想要毒死徐知詢的事跡。這個消息自然是軍情處報給她的,在將這個消息說給桃夭夭之後,軍情處此地負責人依例詢問是否可以借此做一番文章。

出乎這人意料的是,桃夭夭並沒有要處理這件事的打算,她懶散道:“此事你不該問我,你莫非忘了,我已離了軍情處。”

“這……”負責人沒想到桃夭夭竟然是這番回答,有些不知所措。

“此番我到吳國來,不過是來遊山玩水罷了,這件事該如何處置,你們依照章程即可,不必來問我。”桃夭夭依著窗台,看向窗外不遠處的一品樓,似乎一直對其興致不減。

“大當家說笑了。”軍情處負責人訕笑,他忽然正色道:“自大當家離開軍情處,秦王殿下至今沒有讓人接替大統率一職,想必此職還是留待大當家的。”

桃夭夭微微蹙眉,“這件事也是你該議論的?”

“是……卑職多嘴!”負責人連忙低下頭。

說到這件事,桃夭夭心裏也是奇怪的,軍情處如今只有幾大統領,李從璟的確沒有任命新的大統率,而大統率的代行職權,竟然又回到了莫離手中。

按理說,大統率之職,要麽給能力最為出眾的第五姑娘,要麽給資歷最老的李榮,但前者畢竟年紀尚輕,而為何不選後者,桃夭夭也不知原由。

桃夭夭望著窗外,忽而自嘲一笑。

在演武院呆了兩年,才知道平淡無波的日子的確乏味得緊。

然則,她有這個念頭,是因為她後悔了麽?

未必。當初她為何離開軍情處,只怕真實的原因並非如她先前說的那般。

只是最該理解這個緣由的人,好似還是沒有理解。

若是他理解了,這兩年桃夭夭呆在演武院,他便不應該什麽都沒做。

一想到王不器寄來的書信,桃夭夭就覺得分外氣惱。

所以如今桃夭夭就像有些耐不住深閨寂寞,又蠢蠢欲動了?

只怕也未必。

“大當家今日要約見林安心嗎?”見桃夭夭一直望著一品樓,負責人試探著道。

“我倒是願意見她一見,只怕她見了我,要她不舞刀弄槍未免有些強人所難,還是罷了。”桃夭夭道。

負責人沒話可說,正準備退下,忽然桃夭夭叫住了他,吩咐道:“如今兩川戰事正緊,此乃天下風雲突變之時,軍情處在康福坊不是也有一座青樓麽?雖然不如一品樓那般引人注目,但刺探些吳國朝堂秘聞該不是什麽難事吧?”

李從璟得到徐知誥、徐知詢飲宴風波的消息時,梓州之戰開始了才三四日,這件事在旁人看來固然意味甚多,但在李從璟眼中,也不過是必然的事罷了。他知道徐知誥畢竟是稱帝建立南唐的人,自然不會在與徐知詢的爭權中落敗,唯一沒料到的,不過是徐知誥的速度比想象中要快上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