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恥與賊相識,不與寇同生(三)(第2/3頁)

另外兩份信報則顯得重要得多。

一者說了閬州城破之事。

閬州如此迅捷被攻破,出乎眾人意料,莫離道:“李紹斌既然攻下閬州,必定分兵馳援劍州,由是可見,先鋒接下來處境怕是不太妙。”

“不僅如此。”李從璟揚了揚手中的另一份信報,肅然道:“李紹斌增兵劍州已成事實,他遣了部將王暉前去。另外,孟知祥得知劍門失守,大為震動,派遣都指揮使李肇,率軍五千,星夜往趕往劍門馳援。”

“萬州軍進展如何?”問這話的是杜千書,這回李從璟伐蜀,將他也調來隨行。雖說演武院向來由杜千書坐鎮,然則演武院目下畢竟已經步入正軌,無需他時時盯著,再者,伐蜀事大,李從璟自然要帶齊幕僚,不僅杜千書,桑維翰、衛道、王樸等人,都隨行在側。

——伐蜀是大事,事若成,也是大功,李從璟自然要帶齊班底,讓諸人皆能分到功勞。

“郭威占據合州後,按兵不動,並未輕易出擊。孟知祥聞變,派遣李筠率軍四千,並及令李仁罕自遂州分兵一萬,由趙廷隱統領,兩者合聚一處,共同攻伐合州。”李從璟說道,“最新信報,未言及戰況,還不知情況如何。”

“李仁罕竟然自遂州分兵一萬?”桑維翰頗為驚訝,“遂州戰況如何?”

李從璟收了信報,看向大散關,道:“夏魯奇迎戰李仁罕,激戰多日,勝負未分。後聞閬州城破,遂州震動,夏魯奇為打開局面,激勵士氣,令部將康文通出城襲營……不曾想……”說到這,眼眸陡然淩厲。

不曾想如何?眾人心中一時震動,都不知是何等的戰況,才會讓李從璟臉色如此不好看。

沒讓眾人疑惑多久,李從璟緩和了神色,聲音平淡下來,繼續道:“康文通率部投敵。”

聞聽此言,眾人皆變了臉色,憤恨者有之,震驚者有之,桑維翰罵道:“蟊賊竟敢叛國投敵,丟盡我大唐兒郎臉面,太過可恨!他日若能擒拿此賊,必要啖其肉、飲其血!”

李從璟看了桑維翰一眼,未及說話,王樸問道:“康文通投敵,對武信軍損失、打擊必定甚大,不知之後情況如何?”

李從璟道:“隨康文通出城的,有名史彥超者,乃演武院學員,眼見康文通賣國之舉,大為震怒,憤而挺槊,於亂軍中揮馬前驅,逆擊賊軍,將康文通斬於馬下,攜其首級而還!”

說罷,李從璟閉目長吸一口氣,似在體味當時戰況之亂,壯士奮軀殺賊之勇,半晌,睜開眼繼續道:“如是,武信軍雖損失部分將士,而士氣並未下降太多,加之夏魯奇親身陷陣,殺敵不退,故而城池堪堪守住。”

眾人不禁倒吸一口涼氣,此間兇險,便是聽聞,也覺得駭人,更不用說身在局中者,當時情況可謂危急萬分,正因如此,眾人極為佩服史彥超的勇武、夏魯奇的堅韌。

桑維翰當先擊節贊嘆:“史彥超?真我大唐猛士也!”

杜千書臉色通紅,“未墜了演武院的名聲!”

莫離啪的一聲打開折扇,搖了兩搖,道:“有夏魯奇為帥,史彥超為將,遂州暫且無虞,當此危難之際,猛將橫空出世,是天佑我大唐!”這番話意在穩定人心,實則,遂州戰況不容樂觀。

李從璟扯了韁繩,策馬前行,“傳孤軍令,加緊行軍,早日趕赴劍州!”

傳令兵應諾一聲,自去傳令不提。當日,禁軍出大散關。

在李從璟率軍進入劍閣前,有兩支人馬,先後匯入了大軍隊列中。

這兩支人馬,由兩個刺史帶領——階州刺史王宏贄、瀘州刺史馮暉,兩人所帶兵馬,李從璟將其編入後軍,為大軍看管輜重。

禁軍駛過劍門關前後,李從璟專門去查看了永定關、劍門七寨,這些地方仍舊殘留著靜難軍與敵鏖戰的痕跡,關寨內外,墻上的被火熏黑的礁石,被砍出凹痕、缺口的磚石,磚縫間的血跡,都清晰得很,猶可想象當時戰況的激烈。

若非有軍情處地圖提供的偏道,這劍門關的戰事,無疑會慘烈更多。更有甚者,不會這般輕易將劍門拿下。

李從璟看望過李紹城留在這裏的傷員,撫慰一番,便去了一座墓園。

之所以是墓園,而不是陵園,乃是因為兩川戰事未結,陵園還來不及修建。

這座墓園,非是軍士之墓,而是軍情處身亡者之墓。當時,趙象爻攜帶兩川地圖奔逃,後有大量追兵尾隨,進入大小劍山後,因傷員不少、山道難行,眾人奔逃不及,隨行銳士遂分成數批,以一兩人為一組,自願留下斷後,用血肉之軀為地圖送出爭取片刻時間。

隨趙象爻從初始地離開的五十來名銳士,只有四人活著走出了劍門,生還者,真真切切的十不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