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首殤閬州破,初捷劍門克(二)(第2/3頁)

“永定關如此,窺一斑而知全豹,劍門七寨的情況,想必相差不多。但凡我軍勇猛疾進,將領敢戰,士卒用命,劍門旦夕可定。又,世間奇計之所以出,乃因正策無法破敵,而不得不另辟蹊徑也,眼下,我軍用堂堂正正之法,可平定之敵,何用再行險計,徒然大費周章、平添風險?故此,卑職主張正面急攻,言盡於此,但憑大帥決斷。”

李紹城微微頷首,“先生說得有理。”未作明顯評價。

見李紹城如此反應,當下有位幕僚,離座拱手,道:“在下略有淺見,與軍師不同。”

李紹城微笑道:“但說無妨。”

那幕僚這便道:“劍門關,天下雄關,自古難渡,那金牛道,何其險要,並不易於。昔年郭公領王師伐蜀,之所以能斬關而行,因其守將降也,魏晉時鄧艾能入劍門,也是出隴西,而行之險道。此兩者,皆未正面強攻劍門,何也?無他,但因強攻,劍門天險,極難攻破!況乎李紹斌早有防備,不僅修築劍門七寨,更兼設立永定關於前,層層設防,不可小覷。”

“今我雖是疾行而來,頭番接戰,東川守軍或許不及防備,而戰不過三,東川軍豈能仍不嚴加防範?如是,我軍便是能斬得二、三關,也斷難盡數將七寨拔除。我靜難軍,為朝廷大軍先鋒,此番攻奪劍門,務求迅捷,豈可與敵陷於鏖戰、彼此拉鋸?是以,卑職主張,當出奇計,行他道,直入關中!”

這番話說得也有道理,李紹城卻也不置可否,同樣是微微頷首:“先生所言有理。”

接下來,又有數人發言,或支持正面進攻,或支持借道險要,彼此都有讓人信服的理由,站在各自角度上,著實都有道理。

然則,劍門關在前,攻克劍門關,卻必然只有一種最合適的方法,其他所謂看似有理者,不過偏頗之見,說到底,不得要領罷了。

末了,第五姑娘瞥了李紹城一眼,見他氣定神閑,好似成竹在胸,便沒多言。

拍板的時候到了,李紹城當斷則斷,起身道:“破劍門之法,本帥已知。傳令,明日三更造飯,四更聚兵,襲奪永定關!”

接下來,細分作戰任務。

諸將各領軍令,無不應諾,自去準備不提。

當日夜,出了帥帳,第五姑娘自去探望趙象爻。趙象爻一路奔逃,氣力消耗殆盡,身體虛脫,李紹城軍議時,他尚在昏迷中,故而未去參加。

第五姑娘掀開帳簾時,看見趙象爻已經離了床榻,披衣趴在案前喝粥,見第五進來,雙眼放出一絲亮彩,“如何?李紹城預備如何斬關?”

第五姑娘在趙象爻對面的案桌後坐下,提了裙擺理順,淡淡道:“李二這廝,賣關子呢,只言明日攻打永定關,未曾明說真實用意。”李二這稱呼,卻是源於李紹城之前是李從璟副將,為百戰軍第二號人物。

趙象爻哼了一聲,有些不滿,“李紹城這廝,謹慎有余,魄力不足,他這是信不過咱軍情處的地圖,不願冒險!”

第五姑娘一笑了之,不多作評價,把玩著發腳,待趙象爻將一碗粥喝完,慢悠悠道:“這些年來,劍閣通道,軍情處往來不知走過多少回,便是李二自個兒,也不會不派密探多加勘察,咱們的地圖分量如何,他不會不知。依我看,過不了過久,他便該來尋你我了。”

趙象爻抹抹嘴,不解的望向第五姑娘,“他來尋你我?作甚?”

第五姑娘婉兒一笑,正欲說話,李紹城掀簾而入,人未至而聲先到,“第五統領的心思愈發玲瓏了。”進了帳,抱個拳,“我的確有事拜托二位。”

“何事?”彼此都是老夥計,犯不著虛禮客套,趙象爻站都沒站起來。

李紹城看向第五姑娘,“第五統領可能猜得到是何事?”

第五姑娘撇撇嘴,“這有何難猜的,你來尋我,無非是找我借人,給你做向導罷了。”

在趙象爻將信將疑的目光,李紹城頷首道:“確乎如此。”

趙象爻大為驚奇,對李紹城道:“既要借人,緣何不在軍議上明言,而要等上這許久,親自來跑一趟?總該不會是為了保密吧?”

“軍議諸將、官,皆靜難軍砥柱,自然沒有保密之說。”李紹城道,卻是不肯正面回答趙象爻的問題。

第五姑娘朝趙象爻示意一聲,“你犯不著問他,先前軍議,他雖看過軍情處的地圖,卻未必完全肯相信。軍議散了,說不得,招來先前派遣劍閣的斥候,相互印證——對了,為配合靜難軍取得首功,秦王派了不少軍士來,都是往先跟隨郭崇韜入過蜀中,對劍閣十分熟悉的,想必李二你也讓他們來觀圖了吧?如何?現在知曉我軍情處所繪地圖的確準確,這便打定主意,要發奇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