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金口千軍搬山易,袖刀翻入紅掌中(二)(第2/2頁)

此時,桑維翰還無法知曉,今夜固然要死人,卻不是如他所想,只死幾個人,而是死很多人。

房間裏有些悶,李從璟起身來到窗前。

推開窗戶,可見江陵城燈火如晝。往遠處看,可見星辰如海,彎月高懸。

這些光亮固然顯眼,但在黑夜面前,卻顯得微不足道。更多的地方,充滿黑暗,以及黑暗的東西。

夜晚很寧靜。然而冥冥中仿佛有一股力量,已經降臨到這座繁華江城,正是這股力量,將在黑暗裏掀起腥風血雨。

李從璟站在窗前,語氣平靜的下達了一條跟平靜南轅北轍的命令,“傳令君子都,集結待命!”

……

南平王府。

高季興斂眉沉思,一言不發。在他面前,站著一個身著普通衣著的中年男子,正注視著沉思的南平王,看那男子的發飾、裝扮,明顯與江陵城本土的不太一樣。

“到了此時,南平王還不能下定決心?”中年男子神態淡然,說出來的話卻並非沒有波瀾,他緊緊注視著高季興,繼續道:“今日,西川趙季良已被秦王府強行帶走扣押,這說明什麽,南平王豈能不知?”

高季興長長嘆了口氣,“荊南是大唐藩鎮,西川同樣是大唐藩鎮,彼此互有往來,並非不能理解之事。秦王雖說酷烈,帶趙季良回去,頂多是詢問兩句罷了,未必就會如何。”

“南平王何必自欺欺人?”中年男子嗤笑一聲,“無論是荊南,還是西川,如今都不奉大唐朝廷號令,各自為政,多有僭越之舉,無反叛之名,而有自立之實,大唐皇帝與秦王,又非愚笨之人,豈能看不出來?這種時候,荊南、西川互遣密使,大唐朝廷若不忌憚,便不會讓秦王來此了。秦王若不忌憚,就不會強行扣押趙季良。若是僅為詢問兩句,何以趙季良此時仍未離開驛館?南平王就不擔心,趙季良說些不該說的話?”

這些道理高季興豈會不知,只是他心中一時拿不定主意,隨意說些話來搪塞罷了。對方將事情剖析的如此清楚,分明是在提醒他不要抱有幻想,要果斷行事。

高季興問那中年男子,“徐相已到城外了?”

“在下來時就跟南平王說過,徐相午後到的江陵。”中年男子耐心道,“徐相遠道而來,亟待與南平王一見,以謀定諸事,這可是為南平王考慮。當時可是南平王主動聯絡徐相,在下這才到江陵,與南平王共謀了這麽久的大事。如今徐相親至,南平王卻遲遲不願一見,是何道理?”

高季興嘆息道:“與徐相相見,自是本王所盼。只是徐相所言,對付秦王之舉,似可再作商榷。”

中年男子聞言,立即嚴肅起來,“南平王此言,在下不敢苟同。須知,興兵乃軍國大事,豈能隨意為之?南平王既求吳國水師,助你自立、助你對付唐軍,豈能不表露誠意?再者,秦王此人,絕非易與之輩,今日若是南平王不趁其在江陵時,將其殺之,待其日後逃離江陵,再領軍來攻打,那將是荊南軍的噩夢!此間取舍,如何為之,請南平王三思!言盡於此,在下不願再費口舌!”

中年男子強硬的態度,讓高季興莫可奈何。

殺李從璟為投名狀,換取吳國信任和吳國水師相助,這個買賣,怎麽看都非小事。

高季興臉色陰晴不定,驀地,他站起身,目光狠戾。

……

江陵城外碼頭。

一艘樓船上,洗漱幹凈、換了身幹凈衣裳的林氏,在吃過數日來第一頓安穩飯後,來到甲板上,眺望江景。

雖說連日逃避追殺、輾轉數百裏,讓她神色憔悴,精神疲憊,但個中苦楚都在此時得到回報,如今,她終於守得雲開見日出,此時裝扮雍容的林氏,又是那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的絕色女子。

不時,有黑衣勁裝女子前來向她行禮,恭敬道:“稟報司首,那些人又靠過來了。”

青衣衙門,以司首為最高官職。

林氏向江面看去,只見幾艘漁船從不同方位,扮作不經意的樣子,向樓船靠近。

她嫣然一笑,“既然願來,便讓他們過來,待離得近了,才好一並收拾。”

黑衣女子領命去了。

站了一會兒,林氏伸出白雪般的手招了招,陰影中便有黑衣女子上前來聽令。

“傳令,樓船向岸邊靠攏。”林氏笑容神秘,“軍情處不是以為徐相在這艘船上嗎?那就讓他們都過來好了。咱們這邊掩護得好些,徐相便多幾分安全。”

安排完這些事,林氏復看向江面,攏了攏鬢角青絲,笑容傾國傾城,“一路尾隨於我,便以為能順藤摸瓜?你們當我林安心真傻呀?天底下哪有如此便宜的事!”

“你們又怎會知道,徐相在半路就換了船,此時早已進了江陵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