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金口千軍搬山易,袖刀翻入紅掌中(一)(第2/2頁)

廉使,當世對節度使的稱謂,與“帥”同義,李從璟直呼其官職,就顯得不那麽客氣了。

秀才遇到兵,趙季良無奈,卻也死咬牙關,不做聲應承。

李從璟站起身來,走到趙季良面前,俯身看著他,語氣冰冷:“為官者,當知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為臣者,當知爾爵爾位,國之重器。此非私授,乃出自君王,此非似有,乃系黎民之望!”

站直身,李從璟不再看趙季良,冷冷道:“先生此來荊南,所謀為何,孤無意追究。此非孤王仁慈,而是惜乎先生之才,是希望先生這身才能,能用於國家。否則,助紂為虐之才,百害無一利,孤當親手取之!”

說罷,再不看趙季良,邁步離開。

趙季良怔在原地,良久不曾回神。

……

日暮,大風,長江波濤滾滾。

江邊百丈之外,第五姑娘迎風而立,凝神遠望江面,紅裳獵獵作響,青絲縷縷飄飛。

不時,有軍情處銳士急速趕來,在第五姑娘面前行禮,道:“林氏離開漁村,往江邊去了!”

第五姑娘一言不發,帶領數名精銳,趕往那座林氏藏身了半夜一日的漁村。在村角一處逼仄角落,第五姑娘停下腳步。面前是一座廢棄的房子,只余斷壁殘垣,內裏野草叢生,高過人頭。遠近各處,可見零亂贓物,甚至是羊犬糞便。第五等人到此時,一只渾身長滿癩子的野狗,吠了兩聲,驚慌跑開。

臭味夾雜在風中,清晰可聞,第五姑娘皺了皺眉秀氣的眉頭,問道:“這便是林氏棲身了半夜一日之地?”

先前那名軍情處銳士走到一處角落,對第五姑娘道:“的確如此,第五統領請看,此處荒草雖被有意掩蓋,仍可見壓塌痕跡,可見有人在此休息過。”

第五姑娘眉頭蹙得更深,她蹲下身,嗅了嗅,又撿起幾節草莖。見第五姑娘面露疑惑,那軍情處銳士道:“昨夜,林氏進村偷食,被人發現,逃跑途中跳入糞坑,這才沒被抓到。這些草莖,想必是林氏萬般無奈之下,聊以果腹之物。”

第五姑娘點點頭,“這些時日,林氏被我等追得慘,精力早已不濟,行動自然不會矯健。”林氏殺人潛逃,軍情處自然要做出追殺的樣子。第五嗤笑一聲,“浴糞食草……倒是沒有‘虧待’了她!”

這時,又有軍情處銳士過來,向第五姑娘稟報:“第五統領,林氏上船了!”

江中漁船不少,點燈的卻不多,可見漁民生活亦不輕松。零星火點中,卻有明亮如晝之地——那卻是達官貴人的船,亦或是青樓畫舫。

天色已晚,視物已很勉強,趕到江邊,方才那名軍情處銳士指著一樓燈火通明的樓船道:“便是那艘船。這廝遊水過去的,我等沒料到這一點,讓她給跑了!卑職已讓人劃船去查看,請第五統領治罪!”

第五觀望片刻,露出莫名笑意,“爾等何罪之有?這樓船,可非是林氏借以逃脫之地,而是她此行逃亡的終點!”

左右聞言俱都驚愕不已,追問其故。

第五返身離開,“林氏這些時日,在荊州繞了這麽些圈子,原來竟不是為了掩蓋行程,而是她的目的地就在荊州!盯緊了這艘船,那可是下頭楊吳來的!另外,回去稟報殿下,就說林氏出處,確為楊吳青衣衙門!”

……

天黑,襄州。

城外,某軍營校場。

火盆吐舌,火光明滅。

五百君子都精騎盡數集結,他們身著精甲、背負馬槊、腰挎橫刀、攜弓帶箭,披掛整齊,肅立在戰馬旁,目視前方,紋絲不動。

林英在陣前來回巡視,目光如電,投在一個個面無表情的將士臉上。隨著戰馬緩行,他的聲音在夜空炸開。他說:“年少未掛封侯印,腰下常懸帶血刀!殿下此言,爾等可還記得?”

“誓不敢忘!”五百將士齊聲呼喝。

“好!但凡爾等不敢忘殿下,林英便再無贅言!”林英勒住韁繩,停在陣前,陡然下令:“上馬!”

五百將士翻身上馬,動作如出一轍,軍陣中抖起一陣波浪,發出一陣清脆金屬撞擊聲,五百騎士悉數落在馬背。

“此行艱險,君子都卻誓不敢令殿下失望,開拔!”

五百騎士,千匹戰馬,踏塵出營,奔入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