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欲為大事不避難,細加運籌方有成(一)(第2/3頁)

回到議事之所,李從璟將與徐永輝會面之事,簡要與莫離、王樸說了,莫離輕笑道:“只怕徐永輝不能理解殿下話中深意。”

李從璟在矮塌上坐下來,揉了揉眉心,“這種事終歸勉強不得,若他不能開竅,孤拿他也沒辦法,反之,此事也不必一定由他去做,方法總是很多的。”

見李從璟這般說,莫離點點頭,不復多言。

王樸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看看李從璟,又看看莫離,“你們在說什麽?難道殿下希望徐永輝做些什麽?”

“當然。”莫離替李從璟接過話,有些事他能做但不方便赤裸裸說出口,“我且問你,滑州之外,我等下一個目標是何處?”

“自然是濮州,銀槍效節軍。”王樸理所當然道。

“很好。”莫離點點頭,“因有牙城之亂,我等得以有理由處置長劍軍,然要處置銀槍效節軍,理由從何而來?”

“這……”王樸一時回答不上來,銀槍效節軍固然驕兵悍將,不乏劣跡,但若以此處置銀槍效節軍,無疑有翻舊賬之嫌,難免讓其他藩鎮人人自危,畢竟誰的身家都不會太清白。流民之事固然是個好由頭,但有滑州前車之鑒,濮州不會沒有防備,要依樣對付濮州,很難。

“當世驕兵悍將分兩種,一為士卒驕橫成性,如邢州趙太,一為將校無法無天,如皇甫暉,昔日魏博軍便是前者,如今的天雄、銀槍效節則比較復雜,兩者兼有。要瓦解銀槍效節,得雙管齊下,首先需得擒賊擒王,然後處置士卒。”

莫離說道:“要處置濮州節度使李守敬,這個由頭從何而來?便需要徐永輝出面。”

王樸失聲道:“你要徐永輝指證牙城之亂,是李守敬與其共同為之?!”

“要捕拿一位節度使,還有什麽比行刺親王、意圖反叛更好的理由嗎?”莫離搖動折扇,輕輕笑道。

王樸哀嚎一聲,大叫陰險。

嚎叫過後,王樸問道:“徐永輝怕是不見得會如此做吧?”

“他還有得選麽?”莫離撇撇嘴,“若不如此,他馬上就會死,若如此,便是戴罪立功,秦王網開一面,未必不能保得他的性命。”

王樸長嘆一聲,“我明白了!今日殿下去見徐永輝,原因便在於此。若無殿下親見,徐永輝或許不會如此選擇,但有殿下暗示,徐永輝必定以為抓住了一線生機,哪有不赴湯蹈火之理?”

“然也!”

李從璟拍拍手,“好了,此事到此為止,徐永輝能否悟透其中關節,還得看他的造化。眼下,我等還是先議定滑州流民後續處理事宜。”

說到此事,先前李從璟去見徐永輝時,莫離與王樸已詳細談論過,初步有了定稿,這會兒由王樸報給李從璟:“流民安置之事,重點有三:衣物、糧食、住房。”

“以酸棗為例,牽涉進買賣人口之事中的大族、富豪、官吏、寺院,皆已被治罪抄家,其家中財物、糧食儲備甚豐,以之散給流民,則流民過冬衣物、糧食不愁,暫時居所也能得到解決。”

李從璟點頭道:“民脂民膏,取之於民,如今也算還之於民,可如此施行。”

王樸繼續道:“短期如此區處自然妥當,卻非長久之計。樸與長史計,將抄沒之財物、糧食集中,派遣得力官吏、護衛,分批押送至受災地區,作為流民重建家園之資,此事若是組織得當,時間抓緊一些,可趕在寒冬來臨之前,使流民恢復家園。如此,來年口糧、糧種亦有保障。再有不足者,從臨近州縣調派,可抵來年稅賦。”

李從璟皺了皺眉,沉吟道:“蝗災地區確可如此行之,只不過水災地區……河流決堤,良田被毀,局部河流改道,使得原有之地,不復再適合居住、耕種,如是遷民回原籍,似有不妥。”

對此王樸與莫離顯然早有考慮,王樸接話道:“殿下所言甚是。水災之地,當即刻派人勘察,以能否重建為標準加以劃分,能重建者遷民回原籍,加以重建。不能重建者,則需要墾荒。墾荒又分兩者,一是原籍就近墾荒,一是流民接納之地墾荒。”

李從璟尋思著道:“多年來中原戰亂頻繁,各地頗有匪盜,百姓流離失所者多不勝數,這就使得原本良田之所化為荒蕪之地的極多,相比墾荒,重新利用此等土地,要省力得多。”

王樸與莫離相視一眼,皆道:“殿下英明!”

“不用拍馬屁!”李從璟笑道,“要計量荒田,重新分派百姓耕種,工作量很大,更別說重建家園等等,這些事僅憑我秦王府是做不來的,也不必都由秦王府來做,得發揮地方官吏的力量,讓他們主導便是,秦王府只負責牽頭、監督。”

“滑州已經得到控制,轄內各縣立即著手行動,你們擬出章程來。至於濮州,待我等去過,再依葫蘆畫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