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明君可輔臣非才,不覓房杜覓啟誦(十)(第2/3頁)

桑維翰臉色平淡,全無半分羞愧,繼續道:“樹大好乘涼,此理便是孩童也知。怕就怕,有朝一日,人還在樹下,樹卻突然倒了,不知人還能無恙否?而若是這棵樹長了一雙隨時能要人命的手,那樹下乘涼的人,恐怕也會時時感覺如噎在喉吧?”

孔循面色微寒,盯著桑維翰,“你想說什麽?”

桑維翰緊緊注視著孔循道:“國僑想說什麽,難道大人不知麽?”

孔循靠上車廂,冷笑一聲,“安公這顆大樹可粗壯得很,怕是未見得那麽容易倒。”

桑維翰不以為然,“倘若有人以斧砍樹呢?再粗壯的樹,又能經得起多久刀斧加身?”

孔循眼神凜冽起來,直視桑維翰,“你是說秦王?”

桑維翰不置可否,繼續道:“樹大好乘涼,屋大好安家,但若這些都是別人的,樹與屋再大又有何用?”

孔循怔了怔,陷入沉思。

他當然知道,倚樹乘涼,不如手植樹蔭。

靠別人,終究不如靠自己。

……

歷朝歷代以來,後宮都是是非之地,向來未曾平靜過,差別只在於,後宮的風浪會不會漫過宮墻,影響到宮外頭。

話說這後宮之內有一個極好的去處,喚作瓊蘿宮。之所以說它好,一則是因此地乃匯聚後宮精華之所在,向來鶯鶯燕燕,不敢說蓋過百花,但絕對是帷幔留香。這卻是為何?只因後宮佳麗們,無論是嬪妃還是女官,都喜往此處拜訪,時日久了,自然余香不散。二則是因此地飽受聖眷,那皇帝陛下常常至此,各處沾上龍氣必不可免,自然也就有了福氣。有此二者,這後宮裏哪還有去處比得上這瓊蘿宮?

瓊蘿宮之前的主人是莊宗一朝的皇後劉氏,當今陛下成為皇宮之主後,本欲將此處賜給淑妃曹氏,奈何曹淑妃不喜此地曾是妖後惑君之地,不願前來居住。倒是德妃王氏,偶然看見便一眼相中,耐不住喜愛此地景致,要皇帝陛下要了過來,當作居所。

說來也奇,前些年妖後劉氏為此間主人時,此地是何種風貌,到得今日,此地雖說換了主子,其他的東西倒是一樣沒變,該有的余香與聖眷,個頂個都不曾少了半分。

這一日天氣尚好,德妃王氏在躺在院中曬太陽,宮女宦官們肅立在側,隨時聽候差遣。那王德妃也不見怎樣打扮,斜躺在長椅上,卻如花枝招展,端得是美不勝收。

然而一向喜色甚好的德妃娘娘,今日卻一直皺著眉頭,顯得心事重重,這讓一眾宮女太監們既心急,又擔憂,卻單單不敢去問。

也不知是什麽時辰了,一位公公進了宮來,給王德妃送上新鮮水果。那公公見王德妃興致不高,只是隨意擺手了事,也是膽肥,弓著身子出聲問道:“德妃娘娘似有心事,不妨告知小的,或可為娘娘解憂。”

聽到聲音王德妃才睜開眼,瞧見了眼前的人,眼神頓時明亮了幾分,“是敬公公來了……”揮了揮手,讓左右下去,讓那宦官靠近來,輕嘆道:“本宮倒的確有件心事,你向來主意多,這回不妨給本宮出出主意。”

能讓王德妃如此說話的,自然是她相信的人。

“娘娘但說無妨,小的也就剩這顆腦袋能值幾個錢了。”敬新磨道。

王德妃見敬新磨話說得俏皮,難得露出一個笑容,道:“你且說說,為臣者,如何能君寵不衰?”

“這有何難!”敬新磨笑道,“忠心事主,進能為國謀福,退能為君解憂,自然能君寵不衰。”

王德妃歪著腦袋,“可有更簡單直接些的法子?”

“更簡單直接些的?”敬新磨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見王德妃一臉期待,轉念一想,笑了笑,道:“小的愚鈍,未曾聽聞還有其他法子。自古能久享君恩的臣子本就少,除卻能為國為君謀利的,恐怕就只有皇親國戚了。”

“你這敬公公,向來機靈,怎麽今兒……”王德妃失望不已,正泄氣間,驟然反應過來,“皇親國戚……本宮先前怎麽沒想到,這不就是最好的法子嘛!”

她是知恩圖報的人,這些日子聽說安重誨在薦相一事上吃了虧,難免失意,一直想為安重誨做些事情,好徹底報答當初恩情,只是一直苦無主意,不免心智郁結。

這會兒得了敬新磨提醒,心思急轉,開始認真思索起來:聽聞安公倒是有幾個女兒,若能挑一個嫁給一位皇子,安公成了皇親國戚,不就不怕不受恩寵了麽?如此一來,我也算盡報前恩了。

李嗣源向來恩寵安重誨,王德妃對促成此事有十足把握!

嫁給哪位皇子呢?

秦王已有正妃,宋王尚且年幼,趙王……

王德妃自顧自尋思起來,一時間忘了面前還有人候著。敬新磨見王德妃思慮出神,不便一直杵在這兒,不得已輕咳一聲,滿臉笑容:“娘娘若無其它事,小的先行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