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明君可輔臣非才,不覓房杜覓啟誦(七)(第3/3頁)

此舉大出崔協意料,他不可置信的看向安重誨,怎麽都想不通對方怎麽打斷自己,讓李琪來說話。轉念一想,難不成是自己說得太投入,沒注意到什麽?眼角瞥見殿外已日暮,心想定是天色已晚,安公不欲耽擱太久。如此,心中安定下來,退到一邊,靜等著看李琪笑話。

果然,李琪張口一言,崔協就想發笑。這都何種言論?簡直大逆不道,也能搬上朝堂?君王面前,仁義道德、王道教化才是正經,怎能如此算計?真是不知所謂!

他斜眼看李琪,心中洋洋自得。

然而事情的發展,卻大大出乎崔協意料。因為李嗣源已然開始與李琪談論個中細節,談論如何有效具體實施他的策略!

等等,陛下難道不是應該聲色俱厲批判他嗎?!

崔協轉頭去看安重誨,希望從安重誨那裏得到一些暗示,卻見安重誨眼觀鼻鼻觀心,壓根兒就不理會他。

崔協既驚且疑,忙去看孔循。然而孔循此時正看著李嗣源與李琪對答,面有微笑,不時點頭,分明一副聽得極為認真、很是認同的模樣!

怎會這樣?

難道不應該是陛下聽從了安重誨的諫言,決定納自己為相,今日前來只為走個過場?

崔協面色愈發蒼白,手足冰涼。這時,他終於注意到,殿中還有一人,正神色悠然,如輕風拂林。

秦王?

……

待李嗣源好不容易與李琪談完,已近月上中天。

李嗣源面上笑意濃郁,對李琪不吝誇贊。誇獎完,問殿中諸人,“眾位愛卿,朕應以何人為相?”

李從璟、安重誨、孔循異口同聲一起道:“李大夫賢能,應以之為相!”

崔協站在角落,失魂落魄,無人理睬,混若被遺棄的多余之物。

“既然眾卿都如此認為,朕亦喜李卿之才,此事便如此決定下來。”李嗣源拍了板,這意味著,剩下的只是程序問題了。

……

出崇文殿,李琪疾步而行,追趕李從璟。

無論如何,若無李從璟,便不可能有他李琪再度為相的一天,且不說日後如何,此時此刻,他怎麽也要去感謝李從璟一番。

然而等他出門,疾步下台階,李從璟已經走得只剩下遠遠一個背影,模糊在宮門前的夜色中,李琪追之不及。

李琪喟然嘆息,很是惋惜。

自此日後,洛陽大小官吏皆知秦王之勢,遂爭相拜訪、依附。

翌日,李琪來到秦王府,意欲登門致謝,卻被門房告知:李從璟不見客。

沒有理由,只是不見,哪怕來者是宰輔。

李琪逗留秦王府門前的這段時間,遇見好幾批前來拜訪的官員,文武皆有。

一時間,秦王府前門庭若市。

然而無論來者何人,報以怎樣的目的,秦王府皆只有一句話:不見外客。

門房說得很明白:除卻秦王府本府人員與河陽節度府轄下官吏,秦王府不接受任何官吏拜訪。

有機靈者懷揣公務而來,以為秦王府不能拒絕,誰知孟松柏一樣答道:“公務請至三省六部衙門,有涉及秦王府者,請待朝議!”

朝野遂知:秦王不結黨,亦不養賓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