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第2/3頁)

此時此刻,他想起與李從璟分別時對方那一問:“陛下覺得自己對得起天下軍民嗎?”

李存勖心想:大概,我實負天下軍民……

……

歸至洛陽城外石橋西,李紹榮因撤退而追趕上來,李存勖於橋上置酒,與眾將士同飲。酒未飲三杯,念及山河破碎,人心離散,李存勖已然落淚,淒然對李紹榮等人道:“自先帝崩殂,朕臨危受命,數十年來掃偽燕、走契丹、滅偽梁,爾等身為朕之心腹,隨朕做事已經多年,可謂患難與共、富貴休戚。現今亂兵驟起,社稷垂危,爾等難道就無一策,相救於朕、相救於大唐江山嗎?”

李紹榮起座率杯,拔出橫刀,割斷頭發,置於地上,在李存勖面前跪倒,慨然道:“陛下勿憂,宵小從來不足懼,只要陛下整頓兵馬,來日定然可以一擊破敵。我等誓死報效陛下,絕無二心!”

近旁百余將領、衛士,皆抽刀斷發,跪在李存勖面前立誓:“誓死報效陛下,絕無二心!”

李存勖這才轉憂為喜,忙扶起李紹榮等人,不無欣慰道:“只要我等君臣同心,眾將士協力,區區叛賊,何足懼也!”

當日歸至宮廷,李存勖衣不解甲進入勤政殿,召集群臣問對。劉皇後聽說李存勖歸來,意欲前來伺候,竟然都被擋在勤政殿外。

翌日,洛陽接到汜水關急報,言說李嗣源以李從璟為先鋒,率百戰軍已至汜水關外,請朝廷速發援兵。

宰相、樞密使等重臣,皆言魏王即將歸來,此時朝廷必須控制汜水關,萬不能讓李嗣源破關。待到征蜀大軍歸來,有此精銳之師為中堅,朝廷必不再懼李嗣源,要平定亂事也要容易得多。

由此,李存勖整頓軍馬,約期出征,準備再度禦駕親征,奔赴汜水關。

同光四年四月朔日,洛陽兵馬整裝待發,馬軍列陣宣仁門外,步軍列陣五鳳門外,等候李存勖禦駕出征。

辰時,諸事準備妥當,李存勖在勤政殿用膳,劉皇後在旁伺候。這頓飯吃完,李存勖便要再度出征。

“岌兒已要歸來,陛下何不等伐蜀大軍凱旋,再行出征呢?也不急於這一時……”劉皇後一邊伺候李存勖用膳一邊說道,她這話出口,立即引來李存勖一記冷眼。見李存勖不快,劉皇後慌忙改口道:“臣妾的意思是陛下龍體貴重,不必非得親自出征,再者此番士氣高昂,只要兩川王師歸來,讓他們去討伐李嗣源就可以了……”

“住口。”李存勖冷冷道,“婦道人家,焉敢言軍國大事!”

李存勖的驟然呵斥讓劉皇後愣住,多年以來李存勖還從未對她如此不假辭色過,她心頭又是委屈又是惱怒不安。此番李存勖東征歸來,日日在勤政殿,她一下子被冷落一旁,雖不知李存勖為何會如此,這卻讓她極為忐忑。

劉皇後抿了抿唇,正欲再說些什麽,忽然外面傳來一陣喧嘩聲,隱隱有喊殺聲與交戰聲充斥其中。

李存勖放下碗筷,提刀一躍而起,奪門而出,“怎麽回事?何處喧嘩?”

“聲音是從興教門傳來的!”近衛道。

“定是有亂兵叛變!”李存勖咬牙大怒,“這幫逆臣賊子,簡直無法無天!傳令,騎兵集結,隨朕前去抵禦!另,速去宣仁門外,召騎兵統將朱守殷前來圍剿亂黨!”

近衛領命而去,李存勖正欲上馬,劉皇後沖出來一把將他拉出,哭訴道:“陛下,亂兵勢大,還不知有多少人,陛下萬萬不可親身犯險啊!”

“起開!”李存勖一甩胳膊,也不顧劉皇後跌倒在地,縱馬而去。

行至中左門,見亂兵已經沖入門內,氣勢洶洶、殺氣騰騰,為首者赫然是宦官從馬直禦指揮使郭從謙。

“隨朕滅殺叛賊!”李存勖憤怒不已,揮動衛騎,迎頭痛擊。

郭從謙未曾想李存勖今日竟然這般驍勇,沒多久便抵擋不住,只得率亂軍退出門外。

“關上城門!”李存勖立即招呼衛士關上門,將亂兵死死抵擋在外。

郭從謙眼見城門一時攻不破,不由得大急。他先前得知張容哥被逼死的消息,又見李存勖歸來後頗有整頓朝務之心,想起之前自己斑斑劣跡,不禁害怕被李存勖追責,落得像張容哥那般下場,終日忐忑之下,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縱兵來殺李存勖。這會兒見興教門緊閉,豈能不焦急萬分。

“放火,用火燒門!”郭從謙急中生智。

沒多久,大火蔓延起來,濃煙滾滾,郭從謙眼見破門有望,立即下令將士爬墻進攻。那些作亂的軍士,自然知曉弑君之事沒有退路,紛紛爭先恐後。一時之間,竟然攻勢大成。

李存勖勉力抵禦,奈何人手不夠,待大火蔓延起來,近臣衛士竟然紛紛逃散,只剩下都指揮使李彥卿、軍校何富進、王全斌等數十人在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