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數年之功見成效,渤海四戰定大局(五)(第2/2頁)

桃夭夭被李從璟這番豪氣沖天的話,給沖得一愣,慵懶的眉眼頓時叫憤怒給塞滿,轉身走下山崗,罵道:“白癡!”

平白無故吃了罵,李從璟也怔了怔,愈發不明所以。

王樸咳嗽了兩聲,在李從璟轉頭看向他的時候,試探著問:“軍帥,你該不會真不知道桃統率何意?”

李從璟現在滿腦子都是接下來的戰鬥,哪裏還有心思去念及其它,聞言瞪眼道:“有屁快放!”

王樸見轉眼間挨罵的人成了自己,偏偏身側再無人讓他去罵,只得無奈的認命。嘆了口氣,正欲開口,李從璟卻已擺了擺手,“你不用說了。”

王樸茫然的看向李從璟,卻見李從璟已經沒有再將話題繼續下去的意思,負手看向遠方的身姿,又恢復了挺拔偉岸,就如每回臨場指揮戰鬥一樣。

黑暗中奔來數騎,沒有打火把,尋常人很難想象他們在夜裏是如何視路的,到了山崗前,騎士下馬奔上來,他們是先行去探查正州戰局的斥候,此時向李從璟稟報了一份緊要萬分的軍情,“正州守軍出城夜襲契丹大營!”

李從璟臉色微沉,他沒想到大明邢會行如此險棋,若是一著不慎,讓耶律阿保機給吃下,那正州城的戰局就會朝一個很難控制的局面發展,事已至此,李從璟也不廢話,問了最要緊的問題:“戰況如何?”

“契丹大營並未有什麽慌亂,正調兵遣將,似有反咬之勢!”斥候言簡意賅道,時間倉促,視野也不好,他能看出來的東西也不多。

李從璟心中快速盤算一番,很快就想到,大明邢此行雖然有些輕率,卻能為大軍今夜奔襲吸引契丹軍的注意、兵力,問題是在大軍趕到之前,大明邢不能給契丹吃掉。

通水河谷戰事吃緊,李從璟卻沒有去支援李紹城、孟平,而是率領援軍迂回奔襲正州城外的契丹大營,這是釜底抽薪之法,也是無奈之舉。契丹騎兵多,而通水河谷位置在正州、西京中段,李從璟若是僅率馬軍支援,則力量不夠,若是率步騎同行,則速度跟不上,由此他便讓李紹城、孟平死戰,拖住通水河谷的契丹軍,而他自己暗渡陳倉,來行“斬首”行動,直取耶律阿保機。此著若勝,則形勢徹底逆轉、攻守易行,若是敗了,李從璟就只能率幽州軍退出渤海。

非是李從璟要孤注一擲,而是敵我兵力懸殊,如此行動是難得的取勝機會。再者,此番行動參謀處經過仔細推演,是確有勝算的。

就如李從璟所言,這世上難遇到有十足把握的事,尤其是軍爭,有過半勝算,就值得一搏了。如若不然,這世上豈非邊地功成名就?

走下山崗,李從璟翻身上馬。須臾,軍令下達已歇息足夠的三軍:奔襲正州契丹大營!

……

幽州,節度使府邸。

一座三層樓閣上,任婉如在數名丫鬟婆子的陪同下,憑欄北望。黑夜裏,北方只是一片漆黑,什麽也不能看到,哪怕是白日,也只不過視線稍遠一些,距離她要注視的地方,仍舊相隔千裏。

然而有些注視,不在目標,而在方向;無關被守望的人,只關注視者。

手放在微微隆起的小腹上,任婉如笑容恬淡,她本就是個婉約清淡的性子,此時的笑意讓他愈如出水芙蓉。

她視線遙遠,聲音卻很近,輕聲呢喃:“你來到這個世界,會伴隨你父親卓越的功勛,你注定不平凡,因為你的父親是如此偉大!”

……

寒風拂面,硬如刀割,隨戰馬奔馳起伏的李從璟,目光如往常一般沉靜,此時此刻,他要奔赴的戰場,論兇險,論艱難,都是此生征戰所遇之最,與之相應,其場面與影響,同樣冠絕今昔。

在桃夭夭離開山崗的時候,他就知道了桃夭夭今日情緒數遍的緣由,他本是思維縝密的性子,對外界感知極為敏感,經由王樸提醒,自然知道桃夭夭面對那封書信為何會神情黯然,哪怕是勸自己戰場上珍重一些,此刻也要借他人的名義。

然而,對李從璟而言,沙場決勝與驟分生死,他早就有了奮不顧身的理由。

從決定與契丹不死不休的時候開始,這種理由就已經與生死之重同樣分量。

現在,他能想的,不是兒女情長,也不是妻子溫情,只有這場戰爭的勝負。

……

領軍沖出荒野,星海一般燈火通明的契丹大營,就在眼前。

握緊長槊,時隔數年,現今的李從璟,與當年亂軍中追斬張朗時並無不同。

“向前!”長槊前引,他在馬背上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