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數年之功見成效,渤海四戰定大局(四)(第2/3頁)

默然無言半晌,韓延徽有感而發,“渤海亡國之象,契丹大興之兆,孰優孰劣何須多言,這場戰爭,實則從一開始,便已注定了結局。那些妄圖螳臂當車之輩,無非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罷了!”

美姬為耶律阿保機洗完腳,又將其抱在胸前擦拭起來,她們不懂天下大勢,也不知何為興亡,只知道眼前的皇帝便是主宰一切的神靈,在他面前容不得半分差錯。

感受到腳趾傳來的柔軟觸感,耶律阿保機滿眼陶醉,他對韓延徽說道:“上京方面朕自有布置,大明安這個豎子還不能挑動大局。眼下緊要之處,是正州、恒州、泊汋的戰局。”

韓延徽躬身道:“前日裏我軍在麗城引誘西京援軍,卻不巧為幽州軍識破,被其逃至通水河谷,連日來,雙方在通水河谷鏖戰不休,但限於地勢,卻都奈何不了對方。”

“通水河谷的戰局,無非在於誰的援軍先至罷了。”耶律阿保機流眼中流露出幾分笑意,“在奔襲支援這方面,並沒有捷徑可言,我大契丹的精騎,又怎會落在幽州軍後面去,方才朕得到最新線報,我數萬精騎,已經趕至通水河谷,加入戰場,而幽州軍的援軍,卻還沒見蹤影。”

舒了口氣,韓延徽由衷道:“如此,大局已定。”

耶律阿保機不無得意的點頭,道:“確然。”哂笑一聲,補充道:“李從璟這小子,倒是能上躥下跳,能讓朕暫緩攻滅渤海的步伐,他足以自傲了!”

韓延徽沒多言,心裏想到:李從璟也的確有幾分本事,然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雙方畢竟兵力懸殊太大,先前他還能仗著人少靈活,鉆鉆空子,但到了決勝的時候,實在翻騰不起什麽浪花來。

……

契丹連營數十裏燈火通明,與之相對的正州城,除卻城頭燈影幢幢,城中近乎漆黑一片,城墻上的火光燈影連成一個巨大而單薄的圓圈,圓圈中的黑暗深不見底,如同黑洞。這番景象,與城外形成鮮明對比。

作為鎮守正州的主將,大明邢已經連續多日沒有下過城墻,自率領援軍從西京來援,戰鬥持續還不到半月,然而大明邢卻不得不向西京再度求援。他是在扶州與契丹交過手的,更能憑借戰場局面,預估形勢發展。

從大明邢所在的城頭放眼望去,城前兩片星海蔓延在視線盡頭,匯聚在地平線上。十多萬的契丹大軍,主力盡在於此,大明邢知道,無論如何,他都不可能抵擋得住耶律阿保機的步伐。

“通水河谷戰局如何?”大明邢沉聲問身旁的親信。

“還沒有消息。”親信低聲說道。

大明邢嗯了一聲,不再多言。正州早已為契丹大軍所包圍,想要與後方的西京取得聯系,就需要突破重重圍困,這在契丹集結大軍在麗城、通水河谷一帶阻截西京援軍的情況下,變得極為艱難,得不到後方的消息在意料之中。當然,這也意味著正州的危局正在愈發嚴重。

親信猶豫片刻,還是咬牙問:“將軍,正州還能守多久?”

大明邢沒有回答,他在心中何嘗不是在問自己同樣的問題。然而要回答這個問題並不難,只是太殘酷了些。眼下無非兩種情況,若西京援軍能及時到來,正州戰役尚能繼續走一段,如若不然,大明邢知曉,正州城破就在這幾日了。

沉默良久,大明邢緩緩開口道:“身為扶余守將,去歲扶州城破,本將就不應再苟存於世,只是時值四王子殿下在側,本將有護衛之責……”深吸口氣,眼中閃過一抹深入骨髓的痛苦之色,“契丹賊子入境已歷數月,而渤海軍不能制,以至於半壁江山淪入賊手,三軍如喪家之犬,惶惶奔逃至此,若非李將軍率唐軍相助,只怕局勢早已一發不可收拾,本將身為渤海軍將,實在是無顏面對王上與四王子殿下。”

渤海國軍機敗壞,軍中將校早已叫財利蒙蔽了眼睛,戰力低下,如耶律阿保機所言,是庸才與小人竊據高位,如非如此,也不至於在扶州被克之後,其他各地幾無一戰之力。契丹入境之前,大明邢被大明安委以重任,鎮守國門扶州,可謂位高權重,是因為大明邢已是渤海國境內為數極少的良將了。然而即便如此,大明邢也幾乎沒有取得什麽戰績。

大明邢的視線堙沒在黑夜裏,這位即便不能說是出淤泥而不染,至少也能算得上是赤子之心的老將,甲胄包裹下蒼老而挺拔的身軀,如同他的聲音一樣悲壯而決絕,“上國王師為援我正州,在通水河谷為賊軍所困,形勢無法言說,然而我正州守軍、渤海軍民,卻也不是沒有一個人,願意與祖宗疆土同存亡的!我等為國而戰,總得叫契丹賊子知道,渤海國還有人願為國而死!”

“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