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萬人布局成天網,橫死三個臭皮匠(第2/3頁)

“原來如此……”麻五和細眉年輕人相視恍然大悟。

忽然,桌面嘭的一聲巨響,兩人訝然望去,卻是虎哥拍案而起,只見他雙臂肌肉緊繃,紅著眼睛慷慨道:“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契丹賊子犯我疆土,實為不能忍之事,先前我等報國無門,且不多言,眼下有大唐威武之師來助,此正你我奮軀衛國之時!護國擊賊,本你我固有之使命,如今上國軍隊都已來援,我們難道還要無所事事下去?”

細眉年輕人和麻五雙雙愕然,都不知眼前這位老兄怎麽突然說出這番話。

但是虎哥接下來的話,立即讓他們明白過來。虎哥拿起那只已經沒有清水的破碗,重重拍在桌上,因為氣力過大,陶碗碎裂,虎哥奮然道:“我等好男兒,生得七尺之軀,立於當世,當頂天立地,焉能居陋室、食糟糠、飲寡水?如今大好機會擺在眼前,只要跟著天朝王師,將契丹賊子趕出國門,就能立下不世之功,光宗耀祖,從此顯赫人前,錦衣玉食,你們難道不動心?”

麻木反應快,當即也拍案而起,“動心,當然動心!”

細眉年輕人有些畏縮,“可是虎哥,那可是玩命啊,萬一……”

“萬一又如何?”虎哥大手一揮,“如今你我不過賤命一條,若是時運不濟,頭掉也就碗大個疤,有什麽可惜?天朝大唐有句話,我聽表兄說起過,今日就送給你們:生不能五鼎食,死亦當五鼎烹,如此方為大丈夫!”

……

今日傍晚開進惠安縣城的軍隊,正是之前為掩護幽州、渤海聯軍從雙通、伊台、九陽之間突圍,而轉戰在此的君子都,以及一部約莫兩千人的渤海軍。前些時候,耶律阿保機南下長嶺府時,留下耶律敵魯古率領司近部,在此地追擊君子都,因是這些時日以來,君子都一直在與其周旋。這期間兩者多次接觸,大小戰鬥十余場,君子都一直都在伺機擺脫司近部南下,與李從璟匯合。只不過司近部到底是精銳之師,加之人多勢眾,哪怕以君子都的能戰,郭威的智勇雙全,現今也只能保證不被其咬住,要南下實在是難上加難。

之所以開進惠安縣城,則是大軍補給、休整的需要。軍中畢竟有近兩千渤海軍,領頭的將領官品不小,又有大明安授權,聯系、調度地方官衙並不是什麽難事。

與君子都一起行動的軍情處銳士,是吳長劍帶領的止戈部一隊人馬。

惠安縣城的縣令生得身材矮小,兩撇山羊胡沒什麽文雅氣,反倒讓他看上去有些滑稽。不過對郭威一行,惠安縣令倒是分外恭敬,恭敬的近乎諂媚,一路從城門外將郭威等人迎進縣衙不說,更是低頭哈腰,將諸事布置得極為周到,那姿態,已經如同仆役。

這也難怪,隨行的渤海軍將領乃是渤海國貴族,其本人更是與王族有姻親,對這樣的貴人,惠安縣令只要不傻不迂腐,就沒理由不巴結諂媚。那位名為王陵宸的渤海軍將領,顯然對此習以為常,進入縣城後,甚至一反之前在郭威面前畫諾的順從姿態,從始至終都是擡著下巴走路,姿態高貴的讓人懷疑,他正在揚眉吐氣。

在官衙與惠安縣令落實過補給諸事後,郭威便起身告辭,這讓惠安縣令很是意外,他麻溜的站起身,一個勁兒留郭威,“宴席已經備好,正待為郭將軍接風洗塵,郭將軍何不宴飲過再走?”在郭威拒絕後,惠安縣令又道:“郭將軍身為上國將軍,此番卻是不遠千裏而來,為渤海國而戰,我等渤海臣民,正該略盡本分和地主之誼,以表謝意,郭將軍可否賞臉一二?”

如是再三,惠安縣令最後甚至拉上王陵宸,挽留郭威等將。

郭威聽著軍情處銳士的翻譯,沒有過多與其客套寒暄,簡明扼要而又不容置疑表達完意思後,就告辭而去。

出門之後,跨上戰馬離開官衙,郭威等人趕往君子都臨時駐紮之地。路上,吳長劍忽然摸著下巴道:“郭將軍,在下有些疑慮,還是覺得說出來較為妥當。”

“吳統領但說無妨。”郭威看向吳長劍道。

吳長劍嘴角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冷笑,“這位惠安縣令的舉止,有些不同尋常。他對王陵宸奉承諂媚,怎麽濃厚都不過分,但是他對我等也如此,就顯得沒有道理,尤其是他在留我等宴飲的時候,更是熱切到了一個不同尋常的地步。將軍可能沒有看清,在我等離開時,王陵宸臉上有過一絲異色,那絕對不是失望,雖然這個神色很淺,但在下卻已看得分明,這裏面,有著一絲不該出現的——焦躁!”

某些方面郭威雖然沒有吳長劍那麽“心細如發”,但聽完吳長劍所言,他也感到一些異樣,當即便問道:“那麽吳統領的判斷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