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生逢亂世不由己,唯真英雄能本色(第2/3頁)

“孟知祥……”康延孝重復了一遍這個名字,閉眼長長呼了口氣,看他那模樣,應該是在心裏問候了孟知祥祖宗無數遍。

焦武很是照顧康延孝的心情,撇嘴道:“孟知祥,一介書生,不過仗著是李克用的女婿,這才平步青雲,本不足為慮。他之所以能出任西川節度使,也只不過當年郭崇韜擔任中門使之時,是受其推薦,這回郭崇韜投桃報李而已。”

康延孝點點頭,默然片刻,半晌才道:“成都畢竟在我腹背,萬全之見,不能不防,分三千兵馬,盯著成都方向。”

焦武應諾,領命而去。

城樓上只剩下康延孝一人,親衛都遠在數步開外,他扶墻而望,看著城外煙塵滾滾的戰場,耳邊充斥著喊殺聲與戰鬥聲,目光逐漸變得鎮定,繼而又變得炙熱,透過重重軍陣,他仿佛看到了不久就會到來的勝利。

此戰若勝,將再無人能阻其節度兩川。

兩川之地,富饒之鄉,尤其是成都,百年前便有“揚一益二”之說,當為霸業之基。至不濟,也能割據一方,成就一方諸侯。

這世道上的東西,終究是要去爭的,不爭便什麽都不會有,爭了便一切都有可能。若是好男兒,就連這天下,也未必不能爭上一爭。

康延孝輕笑一聲,“西川節度使,既然你不願給,那我便自己來拿好了。但當我自己來拿的時候,可就不只是西川這麽簡單了!”

……

連接西川腹地成都與漢州的官道上,一支不到五千人的軍隊正在急行軍。

領軍將領,是位雖然全身披掛,仍然有些書卷氣的老者,約莫五十來歲的年紀,容光滿面,顯得精神煥發,有些渾圓的臉龐讓他看起來頗為和藹,只有一雙微微眯起的眸子,偶爾閃過的鋒利之色,在傳達著此人並非看起來那般平常。

這支軍隊所在的位置,已經距離戰爭正膠著的漢州不遠。臨近午時,前方奔回的遊騎,向著甲的儒雅老者匯報了漢州軍情,以及攔路虎一般盯著官道的三千兵馬。

“三千人?”儒雅老者便是焦武口中那不中用的書生,聞言他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神色輕松的對左右言道:“老夫聽說康延孝手中現有五萬兵馬,與李紹宏激戰正酣,眼下他倒是大方,分出三千人盯著成都,倒是很看得起老夫。”

左右有人怒道:“豎子猖狂,此乃自取其死!軍帥,末將請領千騎為先鋒,先去破了這三千賊子,為大軍開道!”

“不著急,不著急。”孟知祥呵呵笑了兩聲,撚著顎下胡須道:“康延孝不是個沒有本事的,前番伐蜀之戰,眾多大將中,他功勞最大,一路攻城拔寨,莫說一敗,便是連能稍阻他兵鋒的人都沒有,這可不是尋常將領能夠做到的,不能輕敵。”

左右將領中有人不忿,然而面對這樣一位幾無什麽殺伐之氣的老者,在孟知祥這番話說出口之後,卻無人再敢贅言。

孟知祥擡頭看向前方,氣態中有著歷經歲月沉澱和豐富經歷形成的淡然從容,他語氣平常地說道:“傳令下去,大軍暫歇一個時辰。一個時辰後,全軍奔襲,一鼓作氣,一戰除攔路石,二戰破叛軍軍陣!”

接到這份並沒有如何聲色俱厲說出的軍令,所有將領皆是肅然領命,抱拳應諾。

孟知祥舉目望向東邊兒,仿佛已經看到城前正有大戰的那座城池,他用一種淡淡的語氣道:“康延孝啊康延孝,你的心太大了,也跳得太高,老夫這就來給你壓壓驚。”

兩個時辰後,當駐守在漢州城南的三千兵馬,見到出現在視野中的奇兵時,對方已經展開沖鋒。

是日,孟知祥率領成都唐軍,一戰而破三千叛軍,再一戰,突入叛軍陣中,與李紹宏合力,將叛軍殺得大敗。

叛軍首領康延孝,逃離漢州時,身邊只剩十余騎。

……

一夜誠惶誠恐的拼命奔逃,天色再明時,康延孝已經到了綿竹地界。

再度回頭張望,視野中已經沒有追擊的唐軍,滿頭大汗的康延孝稍稍松了口氣,此時已不復昨日意氣風發之態,取而代之的是徹頭徹尾的狼狽模樣,看了一眼身邊的十余騎,康延孝放緩馬速,喘息著對緊緊跟在身側的焦武道:“歇息片刻。”

“停下,休息。”焦武擡起手,招呼身旁的這些殘兵敗將。

眾人下了馬,焦武先行一步,將康延孝從馬背上扶下來,尋了一處空地,在一棵大樹前坐下,又解下腰間的水囊,遞給康延孝。

在康延孝喝水換氣的當口,焦武不無憂慮地問道:“軍帥,接下來我們怎麽辦,往何處去?”

康延孝放下水囊,大大呼了口氣,沉默了一會兒說道:“效節指揮使趙在禮與本帥有舊,我等可先去投他。”

焦武點點頭,沒說什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