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大勢已至終傾力,欲整山河顧奸何(中)(第2/3頁)

而眼下這場追擊戰,卻讓他倍感無力。就像向來擁有千裏目的人,突然間變成了瞎子,那種反差和無力感、失落感,不經歷一遭,實在是難以體會。

從今日起,他知道了,天下間還有一支軍隊,比契丹軍更會使用遊騎、斥候。

他知道敵軍主帥的名字。其實在此之前,他就見過那個人了。

他叫黑格,同光二年曾跟隨耶律德光擅入薊州。在那場有天山劍子參與的局中局、計中計裏,耶律德光最終失敗,被迫遁入山林。而他,是跟隨耶律德光從山林走出的三人之一。在那場慘痛經歷中,他失去了今生最好的安答,也認識到了耶律德光的殘忍。

那時,擁有顯貴身份的他,只是一名百夫長,那是他首次認識李從璟。

他剛提拔為萬夫長不久,現在,他二度認識了李從璟。

……

鴨綠江。

江面有大小艦船無數,停靠在岸邊。岸上,幽州軍與渤海聯軍,列陣整齊,正在分批次登船。

六萬聯軍,接下來將乘船順江而行,抵達此次轉戰的目的地,渤海國西京。

前來接應聯軍的是渤海國西京駐軍大將大佑佲,此人還是六萬聯軍中渤海軍大將大明邢的親戚,當然,真算起來,兩人都是渤海國的皇親國戚。

相比之大明邢的一身沙場殺伐氣,大佑佲就要顯得儒雅得多,或者說文弱得多,身材臃腫,大腹便便,哪怕是身披甲胄,也看不出幾分勇武之氣,李從璟與之對談幾句,就知道對方能混上西京渤海軍駐軍主將之職,跟軍事才能並無半分關系。不過對方並沒有可取之處,他能帶領西京水軍及時前來接應,就已經很不錯。

天高雲淡,清風拂面,站立在最大一艘艦船甲板上的李從璟,負手看著岸邊的軍陣。在軍陣後方,是背靠鴨綠江,甲兵森嚴的一個軍陣,在他們前方遠處,有一支契丹輕騎姍姍來遲。

來遲的契丹輕騎面對嚴陣以待的幽州軍,沒有選擇貿然出擊,而是安分的停下腳步,同樣在列陣。這個時分已經登上艦船的聯軍將士還只半數,若是這支契丹輕騎來攻,要能沖破那個攔路軍陣的話,有可能收到類似“半渡而擊之”的效果。

“從河州至西京,最直接也最好走的路是經由過正州,再轉道向東,一路不愁補給,地勢也要平坦一些。聯軍選擇先向南直行至鴨綠江,再順江東行,無疑繞了一個大圈,如非如此,也不用我們十數日行軍。不過不如此,哪怕我軍將契丹軍的斥候、遊騎死死壓制,也瞞不過耶律阿保機的戰局推演,一旦在野外被契丹大軍圍上,就是必死之局。”李從璟身側,大明邢正在就大佑佲的疑惑給出解答,說到這他嘿然一笑,“不過咱們這個行軍路線,最終也沒有瞞過耶律阿保機,但好歹延後了被察覺的時日,你看那邊的契丹輕騎,哪怕是現在他們已經追上我們,可已經沒有半分用處了。”

大佑佲順著大明邢的眼神看過去,視野中契丹輕騎正在列陣,對方的這個陣勢讓他頗為擔憂,雖然艦船就類似城堡,擁有強弓勁孥,他還是憂慮地說道:“契丹騎兵已經追上來了,他們該不會發起進攻吧?目下大軍正在登船,此時迎戰,對我們很不利啊!”

滿臉風霜卻精神奕奕的大明邢哂笑一聲,不屑的努努嘴,自信滿滿地說道:“進攻?他們沒有那個膽子!”

大佑佲怔了怔,有些不信,但看到大明邢滿不在乎的模樣,又不像是在故作姿態,不禁問道:“這是為何?”

大明邢拍了拍大佑佲的肩膀,笑道:“老哥,扶州失利你是知道的,但我這把老骨頭還能安然跑到這鴨淥府來,與你相見,你知道這是為何嗎?”

“這是為何?”大佑佲下意識的接過話題,話出口之後無奈道:“老弟,你就不要吊我胃口了!”

大明邢示意大佑佲往旁邊看,目光落在一旁黑袍黑甲、負手而立的那個人身上,意思不言自明。大佑佲看向這個今日自己第一次見,年輕的有些過分,卻給他一種看不清楚感覺的唐軍將領,明白了大明邢的意思:原因就在這個人身上。大佑佲張了張嘴,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此番轉戰,這支輕騎已經吃過一次虧,現在因為你領兵前來接應,我們兵強馬壯,又士氣高昂,他們哪裏敢輕舉妄動?再說,李將軍可不是沒有準備。”大明邢將大佑佲的神色納入眼底,拍著他的肩膀嘆了口氣,老眼精光閃閃,“老哥,這一路來,我軍勝仗連連,雖然還沒能給契丹軍重創。但我跟你說,我征戰大半生,很少像現在這樣,能夠如此堅定的預感到一場戰爭的勝利!”

大佑佲又是一愣,與大明邢相交幾十年,他當然知道,要讓自己這個親戚說出這樣的話,有多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