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定國安邦波瀾起,不平盡去平山河(下)(第2/3頁)

向延嗣接過教令,按捺住心中狂喜,磕頭下拜,“娘娘英明!”

比之進宮時的焦慮忐忑,出宮時向延嗣再無半分壓抑,神清氣爽得很,站在宮門處抖了抖衣袍,望著神都洛陽,向延嗣胸懷舒暢。翻出劉皇後給他的教令,前後看了幾遍,向延嗣臉上擋開一圈掩藏不住的得意,念及郭崇韜前些時候給他的難堪,他冷笑一聲,撇撇嘴,“什麽宰相,什麽開府儀同三司,什麽禦賜鐵卷恕十死,都是狗屁!奇計滅梁又如何,兩月滅蜀又如何,名滿天下又如何?現在,老子動動嘴皮子,就能要了你的命!”

擡起頭,長長吐出一口氣,向延嗣志得意滿的感嘆道:“郭崇韜啊,多厲害的角色,就要死在我手裏了,想想都讓人覺得了不起啊!”

……

這個春節對蜀國百姓而言,自然有些不同尋常的意味,頭頂的主人換了姓,擱在哪兒都是大事,只不過但凡新主人還是漢人,就不至於讓百姓都活不下去,所謂“改朝換代”,也就沒那麽難接受。

過完春節,郭崇韜也將班師之事提上日程,並且開始著手準備。

“孟知祥將至西川,而蜀地蜂擁四起的盜賊也差不多被平定,總而言之,兩川之地老夫打了下來,如今也算定了下來,所謂定國安邦,職責應有之事,也都處理的差不多。自此之後,蜀地安定,兩川屬我大唐,已是不可動搖,老夫也可放心離去。況且陛下也催得緊,眼下只待平定匪患的大軍歸來,我等即可班師回朝。”府中,郭崇韜跟李紹宏正商量諸事,有魏王的信使到了。

“魏王請大帥前去議事。”信使恭恭敬敬地說道。

郭崇韜嗯了一聲,隨即就準備起身。

李紹宏眼神閃爍,悄悄拉住郭崇韜,低聲道:“大帥,末將聽說向延嗣昨日又到了城中,此人不顧春節時令,兼程至此,到了又不來拜會大帥,聯系之前他的舉止,恐怕這回他有什麽不好的心思。眼下魏王突然召大帥前去議事,末將擔心,這其中有什麽蹊蹺。”

“魏王召老夫議事,理所應當,有何不妥?”郭崇韜渾不在意,“老夫滅梁滅蜀,定國安邦,他向延嗣算個什麽東西,不過一鼠輩而已,又敢對老夫有什麽不軌心思?你不用擔心,老夫去去就回!”

“大帥……”李紹宏還想再勸,郭崇韜卻已經大步出門。

都統府,魏王李繼岌看過向延嗣遞給他的皇後教令後,當即臉色大變,“如今大軍即將班師回朝,樞密使並無異常,孤怎可行此虧心之事?”

向延嗣冷聲道:“皇後已有密敕,魏王倘若不肯執行,一旦此事為郭崇韜知曉,則我等性命不保!”

李繼岌仍是不肯,“陛下並無詔書,只憑皇後手教,如何能擅殺三軍統帥、朝廷招討使?”

“魏王若是執意不肯,錯失良機,則我等命該休矣。只是臣等死不足惜,怕要連累殿下,為那郭崇韜所害!”向延嗣佯裝痛心疾首,“況且郭崇韜目無殿下,目無朝廷,也非一日兩日,他在蜀中擁兵自重,不尊朝廷號令,私蓄人望,謀為兩川節度使,已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此時殿下優柔寡斷,斷送的不僅僅臣等性命,只怕還有無數將士浴血拼殺得來的戰果,還有大唐的江山社稷!殿下想想,平白錯過誅殺逆賊的時機,釀成大禍,到了那時,皇後會如何,陛下又會如何,這天下還有殿下的容身之地嗎?”

李繼岌怔了怔,“這……”

向延嗣見李繼岌有所猶豫,趁熱打鐵道:“如今郭崇韜沒有防備,他此番奉召而來議事,正是唯一的良機,一旦錯過,今日殿下對他仁慈,敢問日後他會對殿下仁慈嗎?”

李繼岌臉色白了白,神情掙紮。

最終,經不住向延嗣等人“痛陳利害”,李繼岌默然點頭。

向延嗣大喜,隨即安排猛士,在府上設伏。

不久,郭崇韜到了都統府外,只見他器宇軒昂,仰首闊步,踏上台階,進府而來。

……

郭崇韜遇害的消息傳到李從璟耳中時,聯軍正攻下了河州。

契丹南路軍正在進攻鴨淥府,留守河州的人馬不多,聯軍沒費多大力氣,就在背後成功捅了這一刀子。不過契丹南路軍已然接到耶律阿保機的軍令,調轉了馬頭,將兵鋒對準了聯軍。

節日對正在征戰的幽州軍而言,顯得太過遙遠了些,全軍上下,大部分將士甚至都遺忘了還有春節這回事。

正月初七,郭崇韜遇害身亡,與他同一天遇害的,還有隨他出征蜀國的兩個兒子。而短短十多日之後,李從璟就接到了軍情處遞上來的絕密情報,消息傳遞之快,令人咋舌。

消息被嚴密封鎖,甚至連軍情處內部的人,知道內情的也不超過三個。畢竟這算是後院失火,消息傳開,會動搖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