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阿保機廟算無遺,李從璟胸有不平(三)(第2/2頁)

李從璟擺擺手,示意參謀處文吏收起輿圖,微微一笑,道:“耶律阿保機棄顯德府於不顧,親率契丹中路軍北上來與我交戰,又為我布下鐵壁合圍之局,其用心不可謂不良苦,他對我軍的重視程度也不可謂不大。但是可惜……他的這份重視,還是不夠!”

……

天色微明,大軍已經整裝待發。

不同於集結於山道中的大軍,有三千騎集結在山道口,陣型齊整,將士肅穆,戰馬靜默。背負弓弩,腰配橫刀,鞍掛長槊,旌旗在軍陣上方輕揚,每名將士都平視向前,望著他們的主帥。

這是君子都,郭威在馬前,李從璟正在與其道別。

“君子都建軍之時,正值雪夜襲擊懷州之役,戰後撤回淇門,是軍帥親自為君子都斷後。”郭威目光沉靜,自澤潞之役來,他也是戎馬多年,升為君子都主將之後,更是屢立奇功,經歷了無數言說不盡的艱險與磨難,如今已是儼然大將風采,“君子都上下,固然感念軍帥恩德,卻將此等讓主將斷後的行徑,視為奇恥大辱,早就有雪清之心,今日正當其時。這回,就讓君子都為軍帥斷後。”

懷州之役,郭威尚不在君子都序列中,然而為君子都主將多時,卻早已跟君子都榮辱一心。為將者,能有幸率領君子都這樣一支卓越的軍隊,豈不是三生修來的福分,還有什麽理由不與全軍將士,同心同德?

比之郭威,林英林雄兄弟,卻是參與過懷州之役的,當夜李從璟更是親切與之交談,因是對郭威所言的情懷,他們有過之而無不及。郭威話音落下之後,兩兄弟皆以拳擊胸,鐵甲聲中,渾厚的嗓音直逼人心,“自今日始,君子都為軍帥斷後!”

“自今日始,君子都為軍帥斷後!”

早已修煉的心氣寧和、八風不動的李從璟,聞言,胸腔刹那間升起一股熱流,直沖咽喉、眼眶,幾乎讓他喉嚨硬如磐石。

原來,李從璟預定的聯軍破局計策,就是以一部偏師,掩護大軍撤退,同時大張旗鼓,冒充大軍,拖住契丹軍,並在雙通、伊台、九陽之間轉戰,吸引耶律阿保機的三路人馬匯聚於彼處。而聯軍則隱蔽行蹤,在耶律阿保機三路合圍之勢被偏師吸引之際,趁機轉移,躍出包圍圈。

這樣的任務太艱巨,不僅在其難以完成、稍有不慎便是聯軍盡歿的局面,更在其要在最後要死裏求生、保全自身。本來李從璟是打算親自帶領君子都,來完成這個任務的,但聞聽此事的郭威、林英林雄等將,卻無論如何也不同意。加之聯軍人多勢眾,行動的精密度要求也極高,更需要統帥,他這才只能讓郭威率領君子都來完成這個任務。

這也是他相信郭威的才能,能做的跟他親領君子都一樣好。

司近部就在不遠處,其部皆精騎,他們要咬上步騎混合的大軍,實在是太容易。要給大軍騰出轉圜余地,就必須要有人斷後,於是君子都的戰鬥,就得從這裏開始。

正因為知道君子都的處境,所以在聽了郭威等人的話,眼見眾將士慷慨赴艱難的舉止後,李從璟才如此心境不穩。

那是他的生死同袍,無數次同生共死的兄弟,沒有他們,就沒有李從璟的今日之位。而他們中的每個人,都是李從璟將他們帶上戰場,與其說他們是大唐的將士,不如說他們是李從璟的將士。

慈不掌兵,所以李從璟留下君子都,但這並不意味著,作為掌握所有人生死的人,他可以無動於衷。

從淇門建軍,李從璟就通過一系列舉措,培養全軍將士對他的忠誠。現在這番景象,無疑說明他成功了。然而此景此景,他卻無論如何也高興不起來。

沒有聲淚俱下,也沒有噓寒問暖去握住將士的手,寒風中,異國他鄉之地,李從璟只是肅然而立,莊嚴行了一個軍禮。

“強虜未滅,君子都征戰不休,爾等必須凱旋!”他說。

郭威、林英、林雄,三千君子都將士,奮然以拳擊胸,聲振寰宇:“強虜不滅,征戰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