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阿保機妙算無遺,李從璟胸有不平(一)(第2/2頁)

他走到一架木車上,拿起上面的勁弩,拉弦置矢,平舉向前。

契丹援軍已沖至近前。

眯眼瞄準,孟平邪魅一笑,“就像現在這樣!”

話音落下,他扣動扳機,利箭飛射而出,破空數百步,迎面射中一名契丹騎士面頰。那騎士如撞巨鐘,腦袋轟然後仰,帶著身子飛離馬背!

楊重霸隨即拔刀,發出一聲大喝,“三百步,臂張弓,放!”

弦響如悶雷,重矢齊射而出。

……

“幽州軍甲厚箭利,遠勝我軍,也勝過契丹軍,昨日之戰,之所以能迅速正面破敵,主要原因,就是依仗幽州軍的不俗軍備。現在有孟平將軍堵住山口,契丹援軍必不能突破防線,如此我等可以放手聚殲道中契丹賊子了。”道口交戰聲響起,大明邢卻不再擔憂,欣慰地說道。

大明邢信心倍增,李紹城卻是自家人知自家事,他搖頭道:“幽州軍雖然軍備不凡,但比之耶律阿保機的親軍司近部,也只是略勝一籌而已,不說一邊倒的碾壓,連完勝都談不上。孟平將軍固然能把守道口一時,卻不可長久,只是權宜之計,指望以此破局,難得很。”

世間軍隊,主帥親軍常為精銳,固然因其將士驍勇善戰,紀律嚴明,但其軍備比尋常軍隊要好,卻也是其之所以能戰的重要原因。耶律阿保機的親軍,戰力冠絕契丹,裝備何嘗不是如此?

局勢不利,孟平方才所言,半虛半實,重在穩定軍心、鼓舞士氣罷了。

一席話將大明邢落回肚子的心,又提了起來,“內外交戰,如之奈何?”

道中的契丹軍,聽到援軍的動靜,在將官們的呼喝聲中,士氣漸漲。

聯軍的困境,是此時退不出去。將士已與契丹軍混戰在一處,無法脫身,要全身而退,只能是全殲道中敵軍。而要達到這個目的,還需要一些時間。依照李紹城的推測,孟平是支撐不到那個時候的。

畢竟他面對的是司近部,而且以少敵多。

作為耶律阿保機的核心軍事力量,平日戍衛都城,司近部可是有戰士兩萬!

李紹城也無法回答大明邢。眼前的局勢其實很明朗,他手中的力量已經全部投進戰場,要想打破僵局,必須要有生力軍投入。否則,他只能坐看大軍軍敗!

然而生力軍在何處?

李紹城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大明邢略加思索,也知道要勝眼前戰局,僅憑拼命斷無可能,必須依靠生力軍,但他也不知何來生力軍,所以臉色有些難看。

一咬牙,須發已是花白的大明邢橫下心,向李紹城一抱拳,果決道:“李將軍,戰局僵持至此,要想取勝,已別無它途,無非拼命而已!你且在此坐鎮全局,老夫便不信,不能速戰破了這些契丹賊子的陣!”

說罷,不等李紹城勸阻,轉身下山,殺入戰場。

同是大將,李紹城昨日能帶百戰軍正面破陣,取得大勝,今日戰局膠著,他便不能領軍向前,為大軍掙得一份勝利?

是他不如李紹城,還是渤海軍不如百戰軍?無論哪樣,戎馬一生的大明邢,都不會甘願自認不如!且百戰軍是客軍,是來幫助渤海存國的,作為這個國家的主人,他大明邢真就無能至此,只能靠友軍取勝,只能在旁掠陣,不能為家國拋頭顱灑熱血,實實在在立一份功勞?

這些問題,在大明邢胸中沖撞。

寒風不冷,李紹城默然目送大明邢步入戰場,嘶吼著奮然拼殺,背景毅然決然。他看到將軍未老,鮮血染紅長刀。

那是一個老將的尊嚴。

不惜戰死,也要維護的尊嚴。

這不是李紹城第一回見到這樣的老將,李存審也是這般。只不過李存審比大明邢幸運,他已無需親自征戰,更無須以白須白發之身,披掛廝殺於陣前。因為有一個能當大任的後輩,接過了他手中的馬槊。

李紹城不信,他不信那個接過了李存審手中馬槊,擔當起護邊擊賊重擔的家夥,會任由大軍邁向萬劫不復之地,任由局勢成為死局不可逆轉。

李紹城相信他會來,一定會來。

“報!”

一名傳令兵風一般沖上來,在李紹城面前半跪,神色激動難耐,“報副帥!山外契丹援軍,退了!”

“契丹援軍退了?!”這樣的意外讓李紹城怔了怔,不過他立馬又釋然,並且露出一個難見的笑容。因為他少有笑意,所以但凡他笑的時候,便是發自真心,他呢喃道:“他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