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守得雲開終見君,虎踞龍盤戰扶余(四)(第2/4頁)

城池中央的官署墻厚檐高,婉如城中城。與外界相比,這裏戒備森嚴,鐵甲軍士與青衣衛士,穿梭其中,面無表情的臉刀刻一般,連呼吸都帶著殺伐之氣。

李從璟接到李紹城的軍報,已是午後,當時他正在與大明安等人探討渤海局勢,軍報抵達之後,他將其遞給眾人傳閱。

大明安看罷軍報,詢問李從璟的意思。李從璟沒有絲毫停頓地說道:“李紹城的決斷,正合我意。”

得到李從璟這句評判,大明安點點頭,沒有任何異議。

李從璟隨即給李紹城回信,全信只有四個字,言簡意賅:依計行事。

這件事沒有需要討論的余地,不過需要靜候事態發展罷了,王樸說起另外一事,“契丹北路軍已至眼前,不知其他兩路軍到了何處?”

契丹北路軍是最靠近大軍所在的,其中路軍和南路軍隔得遠些,要知其行蹤,有待斥候和軍情處之後的情報。

有關契丹中路軍、南路軍的有效情報,李從璟並沒有等待太久,當日夜裏,他就得到了軍情處傳回的最新消息。只不過這個消息,怎麽都稱不上樂觀。

握著情報的手久久沒有放下,李從璟眼神閃爍不定,以至最後他索性閉上眼,靠上椅背,伸手按壓眉心。

將情報遞給李從璟的桃夭夭,將李從璟看過情報之後的臉色變幻看在眼裏,搖曳的燭火中,青絲碎發下慵懶的眉頭微不可察皺起,跟隨李從璟這麽久,桃夭夭對李從璟修身養性的功夫自然清楚,這讓她不禁問道:“形勢當真如此嚴峻?”

李從璟閉著眼,身影如濃霧中的青山,偉岸而又模糊,他道:“我小覷耶律阿保機了。”

桃夭夭怔了怔。

寒風在緊閉的窗外呼嘯,鬼哭狼嚎一般,屋中卻格外安靜,帷幄低垂,紅燭無聲,李從璟嗓音低沉,接著道:“攻下扶州,即兵分三路,大出扶余,轉瞬之間,二十萬契丹軍席卷渤海全境,這樣的大手筆,讓我們之前將契丹軍限制在扶余的謀劃,成了一個笑話——每一路契丹軍,都需要我們全力去應對。如今,契丹北路軍尚未吃下,原本要直去顯德府的耶律阿保機,更是親率中路軍北來,如此我等渾水摸魚、蠶食契丹軍的戰術也沒了立足點,形勢陡轉直下,我等不得不以劣勢兵力,在最開始就與契丹正面作戰——六萬大軍困局此地,雙通、伊台、九陽三城,不再是生門,而成了死地,進退皆已無處可去。”

臉色變了變,桃夭夭蹙眉道:“耶律阿保機突然北上,說明他已知曉我大軍在此,可他是如何得知的?”

“大明安是從扶州退至此地的,便是契丹大軍不能追趕得上,難道斥候也追不上麽?為滅渤海,耶律阿保機處心積慮準備多年,無論哪方面的力量,都不會小。這一點,我們早該料到的。”李從璟自嘲一笑,為之前的失策感到無奈。倒也不是不知道耶律阿保機準備充分,只是估計不足罷了。

桃夭夭咬了咬嘴唇,眼神有些黯淡,更有些愧疚,她張了張嘴,剛想說什麽,李從璟已經揮手打斷她,“你不必自責,這不是軍情處的失職。渤海的境況與雁南、營州不同,此戰也不是三兩日的事情,軍情處本就無法在這裏盡數捕殺契丹斥候。幾萬人的行動,蹤跡掩蓋不了的。”

腦袋靠在椅背上,他掙開雙眼,望著屋檐,“本以為耶律阿保機一心攻滅渤海,為了這個大局,即便是知道我這條小魚在身邊蹦跶,他也不會舍棄前者來對付我。只要耶律阿保機不全力對付幽州軍,幽州軍就有希望給他‘驚喜’。他這回他果斷舍棄顯德府,直奔伊台而來,倒是瞧得起我。只不過這樣的重視,這樣的待遇,可是叫人不好消受。”

桃夭夭臉色微白,靜靜佇立在桌前,一動不動。不言不語,是真不知該作何言。

面前的李從璟,是桃夭夭之前從未見過的,之前無論面對怎樣的對手與困境,李從璟總是胸有成竹,不動聲色。而現在,她清楚看到了李從璟的仿徨,清晰感受到了李從璟的無力。

對桃夭夭而言,這樣的感知很不好,她從未對任何人說起過,但在她心中,李從璟就是那片從不會變色的天,從不會倒塌的山,她仰望著他,並且願意追隨左右,無論勝利亦或失敗。

她看重的男人,是不應該被擊倒的,哪怕是敗了,哪怕是死了。

李從璟並不知道桃夭夭心中洶湧的波濤,他甚至連自己都沒有發現,在桃夭夭面前,他已經卸下了偽裝與防備。如果此時面對的是旁人,哪怕他心中再迷茫、無措,他也會不留痕跡,哪怕是帶著百騎去沖擊千軍萬馬,明知有去無回,他也會嗷嗷叫著激勵他身後的將士,隨他一同沖鋒。

不隱藏、不掩飾,讓人能見其本心,是因為那個人已經住在他心裏。即便他自己都可能沒有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