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山河破碎臣子逆,伐蜀功成何人憂(第2/2頁)

風雪似乎更大了些,風聲怒號,掩蓋了天地間一切雜音,王衍的帝王之令在此時尤其顯得清楚,然而他話音落下半晌,卻是沒有半分回應,四下臣子,竟無一人行動。

王衍臉色驟變,他環顧左右,看到的卻是臣子、近侍低頭縮腦,退避三舍的模樣,唯獨他的君令,被拒之千裏之外。這一幕讓王衍臉色刹那間變得蒼白,但隨即又被怒火充得通紅,以至於他的身子都顫抖起來。

“不曾有帝王之功,亦不見有帝王之相,倒是帝王架子充足得很!”王宗弼冷笑不已,不再浪費時間,裝模作樣拱了拱手,“陛下與太後,還請回宮歇息,這成都之事,臣自有主張!”

“爾敢!”

“王宗弼,你竟敢以下犯上,軟禁陛下?!”

王宗弼揮了揮手,冷漠道:“送陛下和太後回宮!”

心腹將士蜂擁而上,行動間衣甲相碰,一片金戈之聲,不容分說,將王衍、徐太後並一幹內侍,裹挾其中。

政變,或者說叛亂,過程順利的不敢想象,蜀國權臣王宗弼,劫持蜀主與太後,這件事竟然就這麽簡單辦成了。

囚禁王衍與徐太後之後,王宗弼迫不及待辦了兩件事。

第一件,打開國庫與內庫,將其中財寶悉數納入私囊;第二件,派遣信使面見唐軍安撫使李嚴,請求投降。

李嚴接到信之後,立即呈報皇子李繼岌與李繼韜。

不日之後,李嚴率先趕赴成都,安撫王衍、王宗弼;又數日,唐軍開赴成都,李嚴遂率蜀國君臣出城,在李繼岌馬前投降、請罪。

李繼岌代大唐朝廷當面宣布赦免蜀國君臣,王衍、王宗弼等面向東北拜謝,隨即為唐軍開道,領唐軍入城。

這一日,同光三年十一月二十六,蜀亡。

唐軍自九月十八日伐蜀,至蜀國滅亡,用時不到七十日。

大唐兩月滅蜀,消息傳出,天下震驚,諸國驚惶,群雄失措。

與蜀國大捷的奏報同時呈現於李存勖面前的,還有一份軍報。只不過相比之前者,後一份軍報雖然也極為重要,但此時卻不在志得意滿的李存勖眼中。

契丹攻陷扶州,李從璟領幽州軍,開赴渤海。

洛陽,大雪。

李存勖登上高樓,望盡洛陽風景,千裏冰封、萬裏雪飄的豪邁景象中,他身姿挺拔,笑容昂然。

大雪落在他的黑色大氅上,成了他英明神武的點綴。

“酒來!”李存勖伸出右手,緊隨他身後端著美酒玉杯的敬新磨,趕緊遞上一杯酒。

李存勖滿飲一杯,哈哈大笑,他對天下大聲道:“這天下,終歸是我李家的!”

身後敬新磨等人,無不俯首帖耳,敬仰萬分。

這一日,王宗弼盡集蜀宮奇珍異寶,進獻於李繼岌,請為西川節度使。

李繼岌絲毫不多看這些珍寶一眼,只對王宗弼笑言:“天下即是我家,天下之物本為我家所有,何用爾等來獻?”

李繼岌收下了王宗弼進獻的珍寶,卻不買賬,同時,他為大唐收下的,還有蜀地十鎮、六十四州、二百四十九縣,以及無數鎧甲兵器、金銀錢帛。

大唐如巨帆,乘風波浪,欲征服四海,廓清宇內,其態乍看勢不可擋。

有誰能看得到,這艘鐵甲巨艦,會在滔天巨浪中,有沉入海底的一天?

唯一看得到的那個人,現在距離蜀地、洛陽千裏之外的北方,頭頂風雪,獨領一軍,深入未知之地,不言不語,以一地戰一國,與中原王朝未來最大的敵人生死相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