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不熄烽火八百裏,水窮處自有雲起(一)(第2/2頁)

“無非兩種可能。一者,以前軍拖住我等,再以大軍迂回側擊,包圍聚殲。”幕僚思索半晌,面色肅然地說道:“二者,則是李從璟大軍另有目標……這個目標,就眼下來說,最可能是我大軍主力所在之地,雁南!”說到這裏,幕僚悚然一驚,“李從璟要擊我雁南大軍?!”

耶律欲隱冷冷道:“李從璟雖然年幼,卻極為自負,他花費這麽大力氣,不惜以薊州軍的巨大犧牲為代價,也要拖住你我,圖謀自然不可能不大。眼下他既然沒有出現在你我身側、身後,就只能是引兵去了雁南。我雁南有大軍兩萬,李從璟這是要一舉將其吃下!滅我大軍,毀我大營,這就是李從璟的野心!”

“雁南有我大軍兩萬,李從璟有何依仗,敢言戰之必勝?”有人驚疑出聲。

幕僚沉聲道:“百戰、盧龍兩軍相加有三萬之眾,又都是百戰精銳,戰力不容小覷。況且這回李從璟明顯是有備而來,他素有軍略,排兵布陣很有一套,此行豈會沒有依仗?反觀我雁南大營,身在後方,遠離前線,怎麽都不會料到李從璟會如此孤軍深入、直搗黃龍,驟然遇襲,必定混亂!如此,恐局勢危矣!”

耶律欲隱哈哈大笑,“然而,一切都已在本帥掌握之中!”

“敢問大帥之策!”

“我已令快馬馳回雁南,命耶律納兒固守營地。同時,忽赤也速兒援軍已在路上,不日即到雁南!”

“如此,雁南安矣!”

“哼,雁南得安,李從璟得亡!”

……

雁南,契丹大營。

天明時分,外營中濃煙滾滾,滿目瘡痍,燒毀的營帳、死亡的軍士、破敗的角樓輜重,像是一副殘缺的畫。

耶律納兒站在望樓上,眼見外營中密密麻麻、陣型嚴密的唐軍,面沉如水,那一個個黑袍黑甲的身影,匯集成的黑色海洋,就是這世間最洶湧險惡的存在。

外營已經丟失,這是無法逆轉的事實。

昨夜,眼前的唐軍突然殺來,在事先混進營中內應的策應下,摧枯拉朽一般攻破了外營的防線,幸虧耶律納兒決策果斷,及時讓外營將士退入內營,兩營將士一同構築防線,這才及時穩住了陣腳,將唐軍擋在內營外,避免了更慘重的傷亡,也避免了被唐軍一舉破營。

直到現在,耶律納兒才看清楚面前的唐軍,也知道了對方的規模,那是一支人數不下兩萬的大軍,而他們的旗號,則表明了他們正是那支曾今攻破梁都,又轉戰平州、營州的精銳——百戰軍。

李從璟的黃旗並不難找到,那在最顯眼的位置。視線從黃旗上下落下,落在黃旗前那幾騎甲胄鮮亮的騎士身上,雖然不可能看清對方,甚至連看對方身影都很模糊,但耶律納兒知道,李從璟就在那裏。

就是這個神兵天降的家夥,讓他在一夜之間丟了外營,也讓超過千名契丹勇士丟了性命。

耶律納兒雖然不免有些挫敗感,但他知道,腳下的內營堅固異常,唐軍不可能再像攻破外營那樣,輕易攻破他的內營。但漢人軍隊善於攻城拔寨,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在這方面,草原軍隊差了不止一截。看到唐軍在收集、整理外營中的攻城器械,耶律納兒面色又黑了幾分。

就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兩份信報一前一後被送到他面前。

外營中,李從璟、莫離、李紹城等人,正在搖對契丹內營指指點點,他們一面觀察契丹內營的構造,一面區分其防禦重點和薄弱地帶。

在他們指點觀察的同時,百戰軍大軍也未閑著,從中分出一部將士,由荊任重帶領,開始沖擊契丹內營,正式發起天明後第一輪沖鋒。

契丹大營之所以有內營、外營之分,原因就在於兩營之間有構築土墻、壕溝,將整片營地分成了兩塊,看起來就像是外環包內圓。百戰軍要攻進內營,就需要填溝、破門。

在荊任重帶領百戰軍一部將士沖營的時候,李從璟等人的目光投向交戰處,並未停止討論。荊任重的先攻,本就是試探性進攻,目的就是要進一步試探出契丹營地防禦的薄弱點,而後百戰軍便要從這個薄弱點猛攻,以求盡快破營而入。

“這群契丹蠻子倒是頑強得很,昨夜能亂而不潰,分外難得。”莫離邊觀察戰場邊說道。

“耶律欲隱雖然性子古怪了些,但治軍確實很有一套,這內外營的布置,可是難得一見。”李紹城出聲道,“若非如此,此時我等早已將這支契丹軍擊潰,踏破了這座軍營。”

李從璟望著面前的戰場、營地,目光微斂。

不時,兩份軍報到了他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