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軍堡軍堡何安在,邊境邊境局若何(下)(第2/2頁)

耶律阿保機又落下一子,耶律德光又陷入深思中,他道:“大明安在西樓時,空有大志,卻無雄才,頂多算個心高手低之人。這兩年來,大明安比之前先前,強了太多,有脫胎換骨的意思。時間和經歷,的確是個很奇妙的東西,能夠改變很多事,也能改變很多人。”

“不錯,你這話說得對極。”耶律阿保機笑道,隨即話鋒一轉,“不過大明安縱然有些進步,畢竟起點太低了些,要成長到能威脅我大契丹的地步,那還早得很。他能有今日的成績,說到底不過是走了捷徑。”

耶律德光落子,點頭道:“李從璟的確是一條捷徑,這不可否認,若是沒有李從璟,大明安、渤海國,都不會是如今這面貌。”

“如此說來,之前朕倒是顯得太不重視李從璟了些。”耶律阿保機笑容不減,“倒是也不曾想到,這個年輕人會有這樣的本事,憑空出現在幽州,雖只兩年,細數下來,給我大契丹造成的麻煩已經不少。”

“之前不重視無妨,當下,父皇卻是很重視他了。”說起李從璟,耶律德光臉色全無半點變化,似乎當日李從璟給他造成的巨大創傷,已經完全不復存在。

耶律阿保機落子如飛,有幾分倚老賣老地說道:“朕在雁南、營州,共布置下不下於五萬大軍,對陣李從璟百戰、盧龍兩軍四萬人,還多出來一萬,這已經是各位優待。這回讓耶律欲隱主動在薊州動作,吸引李從璟注意力,更是將他高看了太多。”

耶律德光落子漸快,笑容深邃,“李從璟要支援渤海,這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的事,而他之所以現在還按兵不動,明擺著就是在等待時機。時機是什麽?等我大契丹與渤海國撕鬥日久,兵成疲憊之師,他就能坐收漁翁之利。這樣的盤算,雖然不失為精明,但卻太明顯了些。”

耶律阿保機哈哈大笑,“既然明知李從璟是在待機而動,朕又怎會讓他得逞?雖說即便李從璟領兵北上,支援渤海國,朕也不會擔憂,但用兵之道,謹慎為先,滅渤海國事關重大,朕給他幾分顏面,陪他玩玩又如何?這回耶律欲隱在薊州邊境挑起戰事,朕倒要看看李從璟如何應對。”

耶律德光笑意濃郁,“而無論他如何應對,都逃不出父皇的布局。”

“兩線作戰,固朕所不欲也,然則為保滅渤海國之大局,若真到了迫不得已的時候,便是在南境燃起烽火又如何?耶律欲隱就算不能勝下李從璟,難道連拖也拖不住?營州城有軍數萬,不求他們出城擊敵,只求在李從璟北上攻城的時候,據守不失,忽赤也速兒善守之將,堅持數月便也不能?我大契丹國的英才,若是真連這點本事都沒有,朕就不會有今日功業了。”耶律阿保機笑呵呵說道。

“父皇英明。”耶律德光笑著奉承一句,忽然落下最後一子,這才不無得意的看向耶律阿保機,“父皇,這局棋,你輸了。”

……

李從璟的定計,嚴格來說也算不上什麽定計,他的意見看起來是綜合兩派意見的觀點,“增援渤海雖是大計,不容有失,但若是在做任何事的時候,都要考慮著這件事,那我等便什麽也做不成了。況且,在增援渤海的路上,還有數萬契丹大軍,屯駐在雁南、營州這兩個地方,不將他們解決掉,我等是斷無可能北援渤海國的。我意,眼下契丹軍既然動手了,我們便暫且放下對渤海國的掛念,先專心來應對薊州之事。契丹遊騎大舉出動,拔我軍堡,這樣的動靜,若是放在往常,我盧龍該如何應對?”

“那要看軍帥的目標在哪裏了。”衛道這時候出聲道。

李從璟示意他繼續說。

衛道接著道:“目標無外乎兩個,一為護邊,也就是自保,另一個,就是要吃掉契丹來犯境的軍隊。”

李從璟微微笑了笑,“這兩者有何不同,又各自該如何制定謀劃?”

“這也簡單。若是只為護邊自保,面對契丹遊騎拔軍堡,軍帥就無需多做什麽,只需要讓薊州軍自行應變便可,若是其後再有契丹大軍動靜,軍帥再針對應對之。”衛道氣定神閑,“而若是軍帥意欲吃掉這支契丹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