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郭崇韜爭權有方,戰事未起死斥候(一)(第2/2頁)

郭崇韜本也是河東舊臣,按理說他應該站在河東舊臣勢力這邊,支持李嗣源出征伐蜀。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簡單,經由滅梁之戰,郭崇韜攜獻計大功,不僅穩居樞密使之位,在文武百官中,威望更是已能和李嗣源比肩,儼然是如今大唐朝臣中的大佬。他與李嗣源雖然沒有仇隙,但郭崇韜是個權力欲望極重的人,李存審本是他老師,其歸朝他尚且要拼命阻攔,就是害怕李存審奪他的權,此時又怎會容忍李嗣源伐蜀立功,在功勞上力壓他一等?

郭崇韜這一下將梁朝舊臣勢力與河東舊臣勢力都否定、得罪了,那麽他到底想做什麽?很簡單,他想親自領軍伐蜀。但他不好明著說出來,所以在李存勖頗有些惱火的時候,郭崇韜道:“魏王是儲嗣,但還沒有立功,請陛下任命魏王為統率,讓魏王領兵伐蜀,去樹立威信。”

這就是郭崇韜的聰明之處了。他不好明著自己推薦自己,所以他推薦了一個沒有實力統領大軍伐蜀的統帥,而這個統帥偏偏還合情合理,更是為李存勖江山著想,合他的口味,所以李存勖肯定是不會拒絕的。不僅不會拒絕,還會欣然同意。

作為大唐未來的君王,要統領群臣,在這個亂世,不可沒有軍功傍身,否則壓不住群臣。因是說郭崇韜這話合李存勖的胃口,而且說不得李存勖本來就有這個意思。

果然,李存勖在聽了郭崇韜這話之後,很是高興,當即道:“魏王年紀稍小,不能一個人去,應該有個副帥。”看了郭崇韜一眼,“卿素有高才,滅梁之戰也幸有卿獻策,朕才能順利入主中原,依朕看,卿有王佐之才,這回就麻煩卿走一趟。”

郭崇韜連推辭都沒有,直接受了這個任命。

那麽可能有人要問了,郭崇韜如此明目張膽的攬私權,甚至是不惜“打壓”李嗣源,這會不會得罪河東舊臣?郭崇韜本就是河東舊臣出身,且不說他天然與梁朝舊臣走不到一起去,郭崇韜本身恃才傲物,對梁朝舊臣也是瞧不起的,這就讓他不可能和梁朝舊臣成為同一勢力。在如今這個河東舊臣、梁朝舊臣兩個勢力把持大唐權力的情況下,郭崇韜兩邊開罪,即便是他最後憑伐蜀大功,得到了更大的權柄,但會不會因為被各方勢力排斥,成為孤家寡人?

地位再高,手下沒人,成了光杆司令,又有什麽用?

也有人就這個問題問過郭崇韜,郭崇韜聽了這話,哈哈大笑。

那人問:“樞密使為何發笑?”

郭崇韜冷哼一聲,說:“我笑你目光短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看到了表象,卻沒看到根本的東西。”

那人忍著怒氣,“願聞其詳。”

郭崇韜於是說道:“當今之世,天下大爭,所爭者何?唯在權力二字。只要你身居高位,掌握了權力,一言一行能定人生死,一舉一動能伏屍百萬,世人巴結你尚且來不及,又豈會因為之前一些小節,而對你橫眉冷眼?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你要你反手間,能滅他們的利益,能給他們利益,他們便會對你百般巴結,願為奴為仆供你驅使!眼下,只要我伐蜀大成,便能有此功此權,到時,誰人敢不服,誰人又會不服?”

那人目瞪口呆,“這……”

郭崇韜斜視著那人,冷笑道:“況且此番伐蜀,我為統帥,伐蜀大軍皆為我掌控,誰人有功,誰人無功,皆由我定奪。一旦功成,諸將攜功歸朝,換取榮華富貴,怎會不對我感激涕零?到了那時,他們都是我的爪牙,我又怎會是孤家寡人?”

那人啞口無言,憋了半晌,憋出一句話,“可樞密使怎麽就會知道,這回伐蜀,陛下一定會用你?伐蜀之戰尚未開始,樞密使又怎能如此肯定,此戰必定功成?”

郭崇韜聽了這話,大笑而去,“生在這大爭之世,若無這點氣魄,那你還爭什麽?還不如一頭撞死算了!”

李存審和李嗣源說完這些話,時間已經過去頗久,看了一眼天色,見李存勖還未出現,李存審道:“嗣源你且說說,如今我大唐伐蜀,契丹會不會趁機而動,攻襲我河朔之地?”

先前的對話讓李嗣源沉默了良久,聞聽李存審此言,李嗣源卻是很輕易的便回答道:“老將軍放心,契丹現在無暇南顧河朔。”

“為何?”

“因為契丹現在正忙於攻打渤海國。”

“此事當真?”

“從璟所言,假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