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歷經磨難終成鳳,多年對弈收官始(一)(第2/3頁)

韓延徽不再拘泥身份,看向石桌上的書,打開話匣子,“殿下在讀《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殿下胸懷寬廣,讀此書必有所得,不知可否賜教?”

耶律德光謙虛道:“契丹南北院,誰人不知韓先生才是治《大學》的大家?在先生面前舞文弄墨,何異於班門弄斧,韓先生就不必嘲笑我了。”說著,話鋒一轉,“不過,我在讀《大學》時,的確碰到很多疑惑,希望韓先生不吝賜教,為我解惑一二。”

家老奉上茶水糕點來,耶律德光請韓延徽隨意。

韓延徽道了謝,和耶律德光就茶研書,越談越深入,不知不覺間竟然忘了時間流逝。

直到日到中天,家老來勸飯,兩人這才如夢初醒。

耶律德光笑道:“今日與韓先生坐而論學,不期竟興濃至此,惜乎韓先生不早來,要不然我就不用老為不能理解書中奧義而抓耳撓腮了。”

韓延徽感嘆道:“殿下天資過人,讀書一年,已抵得過常人十年之功。殿下讀書這份心境,恬淡平和,我之前卻是如論如何都不曾想到的!”

韓延徽這說的是實話。在人的生命當中,很多時候我們上了路,便再也沒有辦法停下來,雖然在某些時候,我們能夠強烈的感覺到,甚至是清晰的認識到,唯有停下來,才能更好的往前走,但總有太多的幹擾,讓我們無法停下腳步,只能拖著沉重的身軀,背著沉重的包袱,一步步繼續邁向前。

多年以後,當我們面對更加困苦的情況,再次想要停下來休整,再行出發的時候,我們會悔恨,會懊惱,會責怪自己,當初為何沒有停下來,如果當時停下來了,現在的路就要好走的多。每當這個時候,每當我們在悔恨之後,還是要繼續往前走,卻也無法在這個時候給自己一個停下來的機會。

到了這時,我們才會認識到,原來當初以為的艱難險阻,那些阻礙我們停下來的東西,跟後面漫長而輝煌的路比起來,是那樣不值一提。但是很可惜,我們沒有從頭再來,第二次選擇的機會。並且在這個時候,我們可能已經意識到,在將來某個時候,我們可能會同樣責備現在的自己,責備自己現在為何沒有停下來。但我們愈發感覺到無力,愈發感覺到無法停下腳步,因為我們身邊的幹擾,比之先前,又更加嚴重了許多。

韓延徽敬佩的耶律德光的地方,就在於處在他那樣的位置,在去年經受那樣的挫折之後,沒有因敗而潰,更沒有惱羞成怒的“奮起直追”,而是以莫大毅力,以極為長遠的見識,卸下了讓整個契丹,除卻耶律阿保機之外,都眼中的天下兵馬大元帥的職銜,獨守空樓,在幾排書架與三尺書桌前,將自己沉靜了下來。

而經過這一年的沉靜,現在的耶律德光,已經鋒芒內斂,整個人再不復當年的浮躁和輕狂。當年的耶律德光有弱點,並且有的弱點很明顯,很容易被對手利用,李從璟在檀州讓耶律德光吃癟時,之所以能破局,之所以能將耶律德光逼入絕境,最大的依仗,就是因為李從璟知道,耶律德光不甘吃虧,不願認輸,太想要贏他李從璟了。所以李從璟才能看透耶律德光的布局,最終反敗為勝。但是現在則不同,眼前的耶律德光,已經讓人看不到他的弱點。甚至此時此刻,韓延徽覺得耶律德光已經沒有弱點。

這是一個近乎沒有道理的認知,韓延徽甚至都有些不願意承認,這世上絕對不會存在沒有弱點的人。好在韓延徽手中恰好有一張能夠試探耶律德光的牌,他看了一眼天色,覺得是時候將這張牌放出來了。

韓延徽微微欠身,對耶律德光道:“殿下,下吏此來,是受皇命,有事要通知殿下。”說著,韓延徽很無禮的盯著耶律德光,一字字道:“耶律倍殿下西征功成,領皇命凱旋,今已至城東三五十裏,皇上下令,讓殿下領文武百官出迎。”這話說完,韓延徽希望能從耶律德光臉上看出一些不好的神色來,哪怕只是一絲一毫。

但是他失望了,耶律德光臉上並無異樣,不僅如此,耶律德光甚至是很贊同的點點頭,道:“皇兄為國家征戰余年,在西線為我大契丹立下赫赫戰功,不僅揚我國威,更在實際上為我大契丹國謀下數不清的利益,乃是我大契丹的莫大功臣。如今英雄凱旋,我等作為契丹子民,正該出城相迎。”

耶律德光這樣的反應,大大出乎韓延徽的意料,“殿下這是答應了?”

耶律德光失笑,“我為何不答應?”

韓延徽默然,片刻之後,他起身離座,向耶律德光深深下拜,“今日之殿下,歷經洗禮,已羽化成鳳,下吏先行賀過殿下!”

耶律德光示意韓延徽起身,笑意愈發溫和,“韓先生美贊,我姑且受了,多謝先生一番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