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立參謀處全軍制,屯田有成再擴軍(上)(第2/2頁)

想起之前的這兩個謀劃,李從璟遂對眾將道:“本帥自領兵出鎮幽州以來,常常晝不能食夜不能寐,嘔心瀝血,所思者何?唯在‘護邊擊賊’二字。契丹勢大,舉國數十萬精銳大軍,橫掃草原,無人能擋,之前我等數與其戰,而能勝之者,固然依仗眾將士心懷復仇之志,拼死力戰,然也因其未大舉出兵。但契丹一日、一年不發大軍,不代表其十年不發大軍,若是如此,屆時該當如何?幽雲為契丹蠻賊荼毒數十年,無數熱血兒郎慘死於馬刀之下,百姓妻離子散、十室九空,這些都是諸位固知之事。而今,本帥欲強兵護國,先是精兵簡政,後又組建軍情處,非為一己之私,而在為國精忠!本帥之心,爾等可知?”

百戰軍諸將都是李從璟一手提拔的,跟隨李從璟時間也長,軍功無數,早已習慣對李從璟言聽計從,對參謀處之事,雖然有些將校有些異議,但這並不會妨礙他們不折不扣執行李從璟的命令。盧龍軍雖然跟隨李從璟時間尚短,但也嘗到過甜頭,尤其光復平州、屢敗契丹,他們對李從璟也是心服口服,當下李從璟這番話,他們無法反駁,都抱拳道:“軍帥精忠報國,一片公心,我等固知矣!”

“很好!”李從璟點點頭,“那麽組建參謀處之事,爾等可有異議?”

諸將面面相覷,只得道:“我等無異議。”

“很好!”李從璟再度點頭,“那此事便如此定了。自此刻起,參謀處組建,本帥親領參謀長,李紹城、李彥超,你兩人為副參謀長!”

李從璟領頭,百戰軍、盧龍軍兩位職位最高之將,為李從璟之副,諸將也無法有異議,李紹城、李彥超遂出列領命,“我等領命!”

李從璟站起身,環視眾將一圈,道:“參謀處身系重則,事關重大,又因其職責特殊,固所用之人員,非得文武雙全不可。除卻本帥與兩位副將之外,本將欲再用五人,組成參謀處第一批核心成員,再用二十書吏,為參謀處之輔,職司情報、文牘處理。”

相比之幾位核心成員,二十書吏才是李從璟真正看重的,不出意外,這二十人中,將出現未來李從璟麾下總參謀處的機要成員。當然,這並不是說除卻李從璟等人,另外四人就不重要,相反,作為第一批參謀處成員,他們的身份和日後作為,將會為參謀處樹立標杆和標準,因此亦十分重要。

李從璟的目光從眾將臉上掠過,開始點將,“孟平、郭威、皇甫麟,本帥令爾等入參謀處,是為參謀處八參謀之一!”

孟平自小在李從璟左右,不僅是李從璟絕對心腹,同時也是文武雙全,又因陪伴李從璟日久,對李從璟的諸多想法有所了解,故而是第一合適人選。郭威文武兼備,那是原本歷史上的一代明君,資質如何,毋庸多言,李從璟有意培養,使其日後能擔當大任,故而點其名。而之所以用皇甫麟,理由也差不多。

孟平、郭威、皇甫麟俱都出列,在李從璟面前領命。

諸將有反應快些的,已經發現蹊蹺之處,因而出列相問,“軍帥,有孟、郭、皇甫三位將軍,參謀處尚缺兩人,敢問這兩人是何人?”

“這余下兩人,本帥自有安排。”李從璟微微一笑,將他心中的謀劃說了出來,“行軍打仗,非專為將領之事,比拼的還有後方民力、物力支持,故而參謀處成員,不能盡是軍中將領,這另兩人,不出自軍中,而出自文官中。”

此言讓諸將都感到驚愕,軍中大多數將領都認為,行軍打仗就是將領之事,沒文官太多屁事,所以從未想過文官。但細想之下,又都覺得李從璟此言不無道理。

“另外這兩名文官,諸將也都熟悉。”李從璟道,“其一,莫離;其二,章子雲。”

李從璟接著道:“除此之外,另有二十書吏,這二十書吏,因其職責文事,故而必須用讀書人。本帥欲在幽州官府中選調十人,另外十人,則從演武院抽調!”

相比之八大參謀對於二十書吏,將領們興致明顯缺了一大截,經過李從璟方才的話,他們都以為,那就是些打雜的夥計,沒什麽實權,故而不怎麽上心。他們自然不知道,李從璟對這二十吏,抱了怎樣的期望,又因其接觸中樞,直接與軍中核心大將面對面相處,平時位在機要,日後的用處,又豈是尋常二字能夠能衡量的。當然這些李從璟當下是絕對不會說的。

由此,參謀處宣告組建完成。

拋開李從璟方才說的那些意圖不言,通過此舉,額外的最大用處,就是李從璟分了軍中上將們的權力。

趙太祖為加強中央集權,將軍隊牢牢控制在手中,有杯酒釋兵權。

而李從璟卻不用在日後去考慮這出戲碼,因為他稀釋上將權力的嘗試,現在就已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