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東歸再會秦仕得,北上吳使徐知誥(中)(第2/2頁)

遼東全境,大城三座,分別是建安、都裏鎮、泊汋城。泊汋城在東,靠近渤海國邊境,都裏鎮在南,位近大海,建安城在西,位近遼水。之前渤海國軍隊先後攻下三城,掌握了大半個遼東,可以說只需再西進一步,攻克一些小城,便能聯通營州了。但就是在此時,建安得而復失,致使大好局面付之東流,而渤海國軍隊陷入困境。

對此,李從璟也是很惱火的。

不過李從璟向來不是一個對別人要求太多的人,大明安雖然做得不是太好,但畢竟在短短時間內,他掌握了渤海國很大一部分權力,也出兵攻下了半個遼東,這已經是非常人能立的功業了。如今,因為歷練不足,心性不穩,大明安遭受挫折,致使李從璟的謀劃面臨危局,李從璟雖然有責怪之意,卻也並不打算放棄他。

再者,李從璟也知道,在原本歷史上,明年就是耶律阿保機對渤海國出兵的時期,渤海國隨即滅亡,那麽現在,遼東戰火蔓延,只不過是讓這場戰爭提前了而已。

蒙三氣呼呼地罵道:“這大明安也太不是個東西,有莫先生相助,讓他能執掌大權,又攻下半個遼東,他倒好,遼東還未全部攻下來,就滋生了驕傲輕敵之心,導致如今戰事危急,真是爛泥扶不上墻!渤海國軍隊也是飯桶,正面交鋒,又據守堅城,十萬人打不過契丹五萬人,有個鳥用!依我看,這種人,就不應該理他,讓他自生自滅去就是!”

李從璟橫了蒙三一眼,觸及到李從璟的眼神,蒙三悻悻閉嘴。

李從璟道:“若是大明安可棄,或者說可以如此輕易放棄,當日本帥又何必讓莫離入渤海,還給予他錢財支持?來日若不想戰事發生在盧龍,塗炭盧龍百姓,就得將戰火控制在國門外,這麽簡單的道理,還需要本帥多言?”

蒙三擾擾頭,自知失言,不說話了。

孟平開口道:“此事看上去是壞事,但卻未必不能變成好事。”

“如今大明安被契丹打得滿地找牙,還得我們去幫忙滅火,這也能是好事?”蒙三驚奇的看向孟平,一副“你沒病吧?”的表情。

孟平瞥了蒙三一眼,他職位比蒙三稍低,卻是不好當面反駁他,落他面子,在李從璟示意他繼續往下說後,道:“遼東若失,固為壞事,但若僅是戰事拖延,而遼東可以保證不失,卻也是一件好事,如此一來,契丹軍力被東西兩線戰事拖住,抽不開身,耶律阿保機便無暇再對我們盧龍用兵,我們盧龍正好韜光養晦。這是其一。其二,如蒙將軍所言,渤海國十萬軍隊,尚且不能抵擋契丹五萬大軍,來日若是契丹舉國入侵渤海國,開展滅國之戰,渤海又當如何?軍隊不精銳,一半原因是缺少戰事磨練的緣故,若能借遼東戰事,養渤海國精兵,則來日契丹攻渤海時,我大軍的壓力就能大大減小。因此,末將說此事未嘗不是好事。”

衛道也同意孟平的觀點,他道:“孟將軍說得不錯。況且,無論是大明安心性不穩,還是他固有一失,如今出現,總比日後契丹發兵攻打渤海時出現要好,早出現尚可彌補,要是到時再發生,則就是滅頂之災了。”

李從璟之所以要幫助大明安,就是希望借助渤海國之力,在來年消耗契丹大軍的有生力量,這樣,在耶律阿保機歸天,而他聯合各方出兵草原時,才能減少壓力,增加謀劃成功的可能性。若是渤海國軍隊太弱,太不經打,起不到這個作用,那卻是白忙活一場了。

李從璟道:“契丹與渤海國之戰,遲早要發生,現今遼東戰事膠著,不過是讓這種正面交鋒早來了一些而已。早來有早來的好處,至少如今契丹西線戰事未停,契丹無法傾盡全力出兵遼東、渤海,那麽我等現在應付起來,也要簡單得多。既然如此,我等又何嘗不可將遼東之戰,作為來日大戰的演練,也來磨練我大軍的兵鋒?”

聞聽李從璟此言,衛道察覺到了李從璟的弦外之音,於是問道:“針對遼東之事,軍帥已經有了主意?”

“不錯。”李從璟點頭,“遼東定當要助,只不過怎麽助,卻是有講究的。首先,不可令大軍前往,否則耶律阿保機不會坐視不理;其次,既然我等要用遼東作為練兵場,也不必急於贏下這場戰事,所以對遼東的援助,應該以小股力量,去援助它的核心點。”

“具體如何施為,本帥姑且賣個關子。數日後,各位便會明白。”李從璟道,“現在,諸位將軍請回營中,對部卒嚴加操練即可。”

諸將應諾,皆都散去。

李從璟就民政之事,與留下來的文官細細談論了許久。

期間,軍情處送來一份情報,這份情報,再次讓李從璟感到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