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盛情相會說前路,建安已下望遼東(下)(第2/2頁)

李從璟一方,百戰軍諸位高級將領,李紹城、郭威、林英林雄等,包括第五姑娘,俱都在場;韃靼一方,則是以圖巴克、巴拉西、阿狸和莫西裏為首。眾人齊聚一堂,簡單寒暄,李從璟開門見山,道:“不知大汗此行意欲前方何方?”

圖巴克嘆了口氣,沉默著說道:“韃靼部世居南漠,如今突離故土,不瞞李將軍,我也不知韃靼部該往何方。李將軍,你可有良策教我?”

李從璟沉吟著說道:“由此往西,便是西州回鶻,大汗或可去向西州回鶻借一塊草場,以安養部族。”

圖巴克搖搖頭,為難道:“西州回鶻不是善於之輩,況且他們也是方遷徙至金山南麓不久,正是需要草場蓄養實力的時候,此時去向他們借草場,恐怕難以如願。”

李從璟稍作尋思,又道:“經由西州回鶻向西,可至九姓烏護之地,聽聞此地不乏水草豐美之處,且九姓烏護向來凝聚力不強,兵馬亦不甚壯,韃靼部若能至此地,或可謀得一席之地。”

“九姓烏護之地,位在西陲邊塞,那是是非多出之地,若至此處,便是能謀得一席之地,來日禍患只怕太多,韃靼如今實力大損,正需休養生息,卷入無謂的戰端中,似不可為。”圖巴克仍舊是搖頭。

“龜茲河南,吐蕃之北,有大片人煙稀少之地,歷少爭端,若至此地,可得安寧,能圖長久。”李從璟再次說道。

圖巴克嘆息道:“此地固然人煙稀少,爭端少,但究其原因,卻是此地土地貧乏,缺乏能滋養大部落的草場。若是到了此地,韃靼十萬生民,恐怕無肉可食。”

“不如由此轉向,去向更北之所,入蒙古之地?”

“極北之地,天極嚴寒,韃靼世居溫熱之所,恐不能相適應。”

“西行不可取,北行也不可取,向南如何?”

“南部乃甘州回鶻,黨項,吐蕃,西涼四戰之地,戰事頻繁,似更不可取。”

“既然都不可取,如此,韃靼欲往何方?”李從璟蹙起眉頭,顯得既擔憂,又無奈。

……

遼東,建安城。

經過多日苦戰,渤海國軍隊在付出巨大代價的前提下,終於攻占了建安城,將原據城中的契丹軍隊趕出城去。然而,當大軍盡數開進城池,面對的卻是一座空城,城中已無糧草,百姓也都逃得差不多,一片荒涼。

這幾日,大明安在莫離、李四平、桃夭夭等人陪同下,一直在城中四下巡視,城中的死氣沉沉,非但沒有讓這位立志做渤海國中興之主的王子絕望,相反,他一顆心都被攻占建安城的巨大成就感塞滿。

“先前曾言,奪下建安,便能奪下整個遼東。如今建安已在我手,遼東再無雄城,以此城為基,可四處出兵,遼東成為渤海囊中之物之時,已不遠亦!”大明安滿臉喜氣地說道。

與其說這幾日在巡城,倒不如說大明安在欣賞他的戰果。在攻打建安城後期,渤海國派遣了大批援軍過來,俱都國內精銳,如今,超過渤海國一半的機動大軍,都已掌握在大明安手中。

“攻克此城,比我等先前預料的難了許多,城池拿下後,城中的荒涼景象也出乎先前意料。”莫離說道,“經由此戰,大軍傷亡頗大。當務之急,一是修繕城防,二是搜集物資,三是醫治傷員。以我度之,契丹之報復,也必隨之而來,大軍當做好大戰準備。”

大明安擺擺手,信心滿滿地笑道:“莫先生此三策說得不差,然而要說契丹能復奪此城,我卻是不信的。我等攻克此城,花費了多少時間,付出了多少代價?如今我等既然據有此城,契丹想要復奪,難度豈止十倍!先生多慮了。”

莫離雙眼一沉。

就在這時,遊騎回報,數萬契丹大軍,已知百裏之外,正向建安城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