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既復故土不忍棄,亡羊補牢候乳虎(下)(第2/2頁)

張大千等聞言,俱都不明所以,“並非僅靠大同軍,那還能靠誰?”

李從璟負手道:“天將雄獅。”

……

軍議半日,最後的結果,是李從璟最初的倡議順利通過。

支援桑亁關刻不容緩,畢竟桑亁關能在耶律敵烈面前支撐多久,眾人誰都不敢言有確切推算,因此便片刻都不能耽擱。不過桑亁關到底有秦仕得親自鎮守,想來不至於短短幾日便被耶律敵烈順利攻下。

當日,李從璟令大同軍在勝州做出征準備,此番援助桑亁關,必要輜重必須要準備周全,大同軍將士手中損壞的軍械,也要及時替換補充。除此之外,李從璟用當日在平州重新組建民政官吏班子的辦法,臨時委任了一幫漢人官吏,打理勝州的民政事務,王樸作為李從璟帶在身旁唯一的文士,加入到了文官班子中。

其次就是募兵。要在勝州募兵並不難,雖因地處邊地,城中漢夷雜居,但漢人仍舊是占了主力部分,勝州又固為唐朝領土,招募本地兒郎保家衛國,勝州城中又不太缺財物銀錢,是以這件事也進行的很順利。

第二日,李從璟留下一個指揮的大同軍將士守城,繼續招募新卒,並加以訓練,他自己則帶著一日間招募的八百新卒,和大同軍主力,浩浩蕩蕩出城,開赴東線,去馳援桑亁關。

王樸暫時留在勝州,他主民政事,大同軍中留下來主持守城、募兵、練兵事宜的將領,則是步軍將領陳力,兩人一文一武,坐鎮勝州。

勝州雖是新復,但李從璟並不擔心有大批契丹軍會立即趕來攻打,因為此地契丹最高軍事統帥是耶律敵烈,他掌握著此地的契丹軍權,而他本人,現在正在桑亁關下與秦仕得鏖戰,暫時是無暇顧及勝州的。

李從璟守著勝州不放,固然是因沒有將祖宗疆土拱手讓人的道理,又因其位置重要,和雲州可連成一片,但最重要的一點,李從璟卻未跟張大千等大同軍將領明說。

勝州,李從璟此行取得的橋頭堡,將作為一個支點,撐起他此番西行的大局。

……

桑亁關。

秦仕得站立在城頭,俯瞰關前軍陣森嚴的契丹大軍,面容肅穆。

在他身旁,站立著他的心腹將領秦林,那是一位頗為年輕,但已經經歷過無數次殺伐的軍中宿將。

望著旌旗如林的契丹軍陣,秦林臉上掛著濃濃的擔憂之色,他對秦仕得說道:“軍帥,依照耶律敵烈連日來的猛攻手段,桑亁關守不了多久了。”契丹軍隊的數量十倍於桑亁關守軍,他們輪換上陣,晝夜猛攻不停,給桑亁關守軍造成了莫大傷亡,也帶來了極大的壓力。要非桑亁關是雄關,可供契丹軍攻擊的接觸面小,契丹大軍施展不開,恐怕此時這座邊關已在契丹軍手中了。

秦仕得的視線停留在關外契丹軍陣上不動,他的神色依舊剛毅,歷經大半生戎馬的身姿,雖然才受過重創,但依舊堅如磐石,但他的眼眸中,同樣有些憂慮之色,“耶律敵烈驟然出現在此,橫軍在關前,切斷了我大同軍的歸路,也不知李從璟和我大同軍眾將士現在如何了。他們身在野外,沒有可供堅守的城池,又缺乏補給,甚至連軍糧都沒有,面對數倍於己的蠻賊,處境比我們要艱難得多啊!”

秦林雖然同樣擔憂那四千余同袍,甚至他心中對他們的前途有濃烈的悲觀情緒,但此時此刻,他卻寬慰秦仕得道:“契丹蠻子至今都沒有放出擊敗他們的消息,想來他們至少暫時是安全的,要不然,契丹早就會在關前耀武揚威,借此打擊我守軍的士氣了。”說完,沉默了一下,又補充道:“那李從璟素有威名,無論是之前與梁軍對戰,還是北上後抗擊契丹蠻子,戰績都不俗,不是浪得虛名之輩,有他在,大軍或可有機會走出困境。”

此言讓秦仕得眼中升起幾絲希望,他嘆息道:“但願如此罷!”

……

契丹軍陣中,耶律敵烈得知了勝州被攻破的消息。

耶律敵烈坐在軍帳中,默然不發一言,而那個前來報信的軍士,此時已經屍首分離。

“耶律博納到了何處?”良久之後,耶律敵烈開口問身邊的軍使。

軍使額頭上冷汗涔涔,生怕說錯了話,惹怒已經氣到極點的耶律敵烈,小心翼翼道:“今早的軍報,二王子到了黃河岸邊,正欲渡河而過,繼續追擊大同軍。”

耶律敵烈漠然開口,“傳令讓他滾回來,近萬人追丟了四千人,他還過河作甚,難道把自己當作肥肉,送到李從璟嘴邊?”

軍使不敢接話。

“李從璟不是你們可以對付的,之前是本王低估了他。”耶律敵烈站起身,“傳令,大軍繼續猛攻桑亁關。待本王拿下桑亁關,再去好生會會這只唐朝乳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