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西行雲州會良將,夜火起時奔逃忙(三)(第2/3頁)

王樸立即跳起來,感激涕零的接過。

然而不等他將兔子腿放進口中,便被不忍李從璟吃不飽的第五姑娘一把蠻橫的奪了過去,抱在懷裏。但第五姑娘也不欲違背李從璟的意願,她索性將自己那只兔腿掰下來,遞給王樸,將原本屬於李從璟的那只腿還給了他。

李從璟在啞然失笑的同時,看到第五姑娘認真而固執的眼神,心頭又有些發熱。

吃完,眾人繼續上路。

“我等此番西行,雖說是為謀求豐、勝二州,至不濟也該聯系上韃靼部,試探有無與周邊諸夷結盟應對契丹之可能,但軍帥你擅離盧龍,真的妥當?”路上,王樸問李從璟。

“無妨,我又不帶大軍前去,隱蔽些總是可以的。”李從璟坦然自若道。

這是睜著眼睛說瞎話,事若不成還能隱蔽行蹤,若是謀事有成,還怕日後世人不知李從璟此行?王樸也是膽子雄壯的,反正他又不會有多大危險,萬一不行仗劍跑路即可。但他還是問:“豐、勝二州,韃靼領地,現有無數契丹軍隊,我等至彼處,不帶大軍,若遇險境,該當如何?”

“無妨,雖無大軍相隨,卻還是有些騎兵接應的。”李從璟語氣平淡道。

王樸無語凝噎,心道你這還叫不帶大軍,難道騎兵就不叫大軍?打死王樸也不信,李從璟帶著騎兵只是為了接應。要謀取豐、勝二州,雖然不太可能,但努力卻是需要的,否則對不起此行,而要從契丹軍手中謀取豐、勝二州,又或者幫韃靼等部走出困境,以讓他們跟己方聯盟,需要的騎兵數量又豈止是“有些”?

李從璟不明說,王樸也不好追問,他接著道:“西線地域廣闊,我等初至何處?”

李從璟道:“聽聞契丹在占據豐、勝二州後,大軍肆虐雲州邊境,雲州的大同節度使有些麻煩?”

王樸驚訝道:“軍帥,你擅離盧龍西行已是犯忌,舉兵西征已是大罪,如今又要插手大同軍政?”

李從璟沒好氣道:“我們這是去幫大同節度使的忙,如何便叫插手大同軍政?”

洛陽。

李嗣源與郭崇韜已經許久不曾坐在一起宴飲,此時兩人推杯換盞,飲酒無數,飯菜卻是沒怎麽動筷。

李嗣源放下酒杯,笑道:“上回你我對坐飲酒,還是從璟尚在洛陽,我等方滅偽梁之時。轉眼間,已是時逾一年,歲月悠忽,讓人不勝感慨!”

如今的李嗣源,身上有一連串頭銜:竭忠啟運匡國功臣、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傅、中書令、天平軍節度使、開國公,彰顯著他在大唐王朝的不凡地位,整個大唐朝堂,也僅有同有開府儀同三司之殊榮、樞密使之高位的郭崇韜等寥寥數人可與其比肩。

“當日國公父子為大軍先鋒,率先為大唐攻破大梁,功絕群臣,威重天下,韜與國公、從璟對坐暢飲,一時風流,至今感懷不盡。”郭崇韜順著李嗣源的話往下說道。

李嗣源搖搖頭,笑道:“若論滅梁之功,滿朝誰能與大人相比?若非大人在陛下面前定下大計,我等粗莽武夫,哪裏會有攻克大梁的後事!”

“國公過謙了。”郭崇韜言辭謙遜,但神色裏卻無多少恭敬之態,顯得不卑不亢,他放下酒杯,好整以暇的坐好,問李嗣源:“今日國公與韜相聚,不會僅為說這些舊事吧?”

話至於此,李嗣源也不再顧左右而言其它,直言道:“大人應知,契丹蠻賊大軍西向,攻克豐、勝二州之事。豐、勝二州之地,土地膏腴,水草豐美,實為養馬之良所,歷來兵家必爭之地。昔年漢朝舊事,匈奴竊據此地,武帝奮發,用衛青北征,二戰便是收復此地,因有此地馬場之供,方有之後屢敗匈奴,封狼居胥之壯舉。今契丹蠻賊占據此地,使我朝頓失良馬無數,實為我朝大患,不能不復奪之。奈何我之前數次上書,皆無回音,大人久在中樞,可知此乃為何,陛下又是何意?”

李嗣源這話大體不差,但他問及的問題,郭崇韜卻不能回答,即便是今日李嗣源專程造訪,與他飲酒至此,他也無法給對方實在的答復,只是道:“陛下之意,為臣者不能盡知,也不敢多問。”

李嗣源見對方如此惜字如金,心頭惱怒,卻也無可奈何,他雖地位與郭崇韜相差無幾,甚至隱在對方之上,但論實權,論與李存勖的親密程度,以前他自然勝過郭崇韜,現在卻是不及了。

末了,李嗣源不無悲憤的嘆息道:“今天下紛爭不休,契丹襲邊不停,以陛下的雄心壯志、雄才大略,難道竟無逐鹿群雄之意了麽?”

這話有些犯忌,郭崇韜深深看了李嗣源一眼,淡淡道:“陛下不缺雄心壯志,不缺雄才大略,缺的,只是興致!”

李嗣源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