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大丈夫謀身謀國,殺人何須有理由(第4/7頁)

數千唐軍騎兵,攻入契丹馬隊和馬隊身後的部落中,長槊刺出,立即帶起一陣血雨。面前那些在往先的征戰中,在幽雲一代不可一世的契丹騎兵,在他們面前猶如紙糊的老虎,一戳就碎!他們輕而易舉沖散了契合部集結起來的騎兵隊伍,將他們一個接一個送進了地獄,然後他們殺入部落各處,手起刀落,冷酷而無情的收割著契丹人的生命!

整片營地,不多時便多出滿滿一地的屍體,鮮血染紅了草地。契丹人漫山遍野逃命,卻快不過唐騎的馬蹄,被悉數斬殺在路上。

對唐軍來說,自黃巢暴亂以來,這是他們第一次殺進草原。這是戰爭,也是復仇!他們每個人都神情冷峻,下手毫不留情,他們在用他們的行動向草原人宣告,曾今那個強橫的大唐帝國,如今又回來了!

這是單方面的一場屠殺,從唐軍出現在這裏開始,戰爭開始也就意味著結束。

契丹契合部,從此被從地圖上抹去!

不到一個時辰,戰鬥結束,唐軍騎兵開始聚攏。

那員白袍將軍此刻下了馬,撐開地圖,和幾員小將聚在一起低聲議論著什麽,在他們中間,還有一位文士模樣的男子。末了白袍將軍問:“衛先生,你還有什麽需要補充的嗎?”

衛道站起身,手攏在衣袖裏,擡頭看了一眼草原的天空,“就這麽決定吧。”

郭威點點頭,收起地圖,道:“這回軍帥命令君子出征草原,目的在於拿草原部落練兵,讓君子都熟悉並使用草原人征戰的技巧,做到知己知彼。現在看來,這項計策實行起來比想象中還要困難,但也並非不能完成,幾日下來,君子都奔襲的戰術素養明顯得到提高,對契丹騎兵不需輜重、因糧於敵、千裏奔襲的戰爭策略已大致清楚,日後就算契丹騎兵出兵幽雲,我等也不至於束手無策了。”

“軍帥之意,不在防守,而在進攻!這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軍帥真是個軍事天才,中原騎兵深入草原,用草原騎兵的戰法與之作戰,這樣的戰術深得當年衛霍戰法精髓啊。”衛道感嘆一聲,“這回在葫蘆口偷襲耶律德光得手之後,本以為草原上的契丹部落會有所警惕,但我們明顯高看了這些部落的戒心。草原上的部落安逸太久了,他們也百年沒再受到中原騎兵的入境打擊,以至於他們都忘了,中原騎兵也是能縱橫萬裏大漠的!”

郭威眸中神采奕奕,隨即又有些擔憂,“軍帥孤身入西樓,那是契丹腹地,是危境中的危境,他身邊又沒有可以調動的大力量作為應變,末將真是為軍帥擔憂。”

“是啊,軍帥藝高人膽大,不懼風險。但我們這些做下屬的,卻不能不為軍帥提心吊膽啊!軍帥的安危,關系整個幽雲大局,甚至說關系整個草原和契丹大局也不為過。軍帥不能有閃失啊!”衛道腦海中浮現那個比他還要年輕得多得家夥,短短一年時間,對方在他心目中的形象,日復一日高大。他一直以為他看清了對方,但每次不用多久,他又會無力的發現,對方實在是比自己想象中要深邃得多,充滿了無法說盡的神秘,以至於有時候他忍不住問自己:難道這個世上真有生而知之的人?

“傳令下去,大軍換上契丹人的服飾,往下的戰鬥隱藏身份就特別重要了。部落裏的牛羊能宰殺的宰殺,能帶上的帶上……”郭威回過身去,對身後的軍隊下令。

這時,從他們來的方向,急速奔來數騎,都是契丹人打扮。但郭威和衛道還是在第一時間就認出了對方的身份:軍情處銳士。

軍情處銳士下馬之後,遞上一份李從璟的親手帥令,郭威和衛道看過之後,眼中都有訝異之色。隨後,他們同時將目光投向了西方。

……

耶律倍看著李從璟的背影消失在門口,心情復雜。

李從璟最後還是沒有告訴耶律倍他的真實身份,有些東西說出口跟不說出口,差別真的很大。就算此刻,耶律倍已經猜到了對方的身份,並在他有意試探的時候,對方也沒有否認。但從始至終,對方也沒承認。耶律倍並非愚笨之人,他自然知道對方這樣做的目的。

若是他和對方今日的會晤日後暴露了,他也大可說不知道對方的真實身份,只以為對方是個商人,從而逃避掉大量罪責。而同時,對方沒有說明身份,也是在給他考慮的時間,讓他想清楚,看要不要和他更深一步接觸。

深一步的接觸,就是謀國了。

其實今日耶律倍與李從璟相見,看似意外,實則並非偶然。這幾日來,耶律倍身邊的人早就被對方安排人手接觸,並且向他遞了口風,試探他有沒有意願坐下來談一談。如果不是有耶律倍的首肯,多大的可能性雙方才能在這座酒肆相遇,而李從璟方才又能繞過他門外的護衛,徑直出現在他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