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深夜遇襲逃百裏,三人說契丹國事(第2/2頁)

莫離笑道:“耶律德光可不是江湖大俠,說是義氣之舉未免太擡舉他了。”

章子雲有些不解,問道:“這裏面難道還有什麽貓膩?”

“當然有。天下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耶律德光雖然年紀不大,心思卻不淺。”躺在貨車上的李從璟接過話茬,望著藍天道,“他這回領兵侵入薊州,本身就不是一件小事,甚至不是一場單純的軍事行動,是有政治背景的。”

“什麽政治背景?”

“這就得從契丹國內如今的形勢說起了。”李從璟道,“阿保機稱帝建國之後,仿照中原制度治理國家,並重用中原士子韓延徽等人,健全法制和官制,創立契丹文字,學習漢文化,興建孔廟、佛寺、道觀等。這其中,阿保機廢除契丹首領世選制,建立皇位世襲制,並效仿中原立長子耶律倍為皇太子。而耶律德光,不過是次子而已,但問題就出在這裏。耶律德光雖是次子,但卻是述律皇後的親子,不僅深得述律皇後歡喜,阿保機更是寵愛非常。所以,問題來了。”

“公子的意思是說,這回耶律德光發兵薊州,並且獨自領兵,是阿保機有意讓他在國內立威?”章子雲分析出來原因,“怪不得阿保機讓耶律德光為天下兵馬大元帥,而不是皇太子耶律倍,原來是有意培養。”

莫離插話道:“這倒是跟本朝太宗為秦王時的情景很是相似,雖不是皇太子,卻一度掌握兵權,後來憑此成就大業。”

“所以耶律德光此行發兵薊州,實則關鍵異常。他今年不過二十出頭的年紀,阿保機驟然任命他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本就有許多人不服,耶律倍如果不是個傻子,也會忌憚。若是耶律德光勝了,那還好說,契丹國內那些不服氣的人也得乖乖閉上嘴巴,有阿保機在背後撐腰,又有軍功作為基礎,他天下兵馬大元帥的位子就能坐得牢靠。如此一來,日後耶律德光崛起,甚至是以溫水煮青蛙之勢換掉耶律倍成為皇太子,繼位為契丹皇帝,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李從璟和莫離等人談話時,丁黑離得半遠不遠,既可以阻攔契丹軍士靠近偷聽,又不至於讓對方看出蹊蹺。

章子雲輕嘆口氣,“阿保機也是無聊,既然立了耶律倍為太子,就一心培養他為下任皇帝不就完了,為何還要扶持耶律德光,若是日後因此鬧得國政不穩,那不是自己給自己添堵麽?”

“帝王家的矛盾,爭來爭去不就那點事麽,哪個雄主不想最後繼承自己大業的,是一位人中之龍?阿保機拼搏一生,好不容易攢下一份偌大基業,當然希望交到自己最出色的兒子手裏,如此才能保證大業不毀於一旦啊。”李從璟有些感慨。

莫離促狹道:“本來這回耶律德光薊州之行走得很漂亮,回國之後應該會成為能與耶律倍抗衡的勢力,但不趕巧遇到了我們,還死活拉著我們同行。好嘛,邊軍就是因為掌握不了契丹馬軍的行蹤,所以時常對他們束手無策,這回有我們在中間接應,君子都昨夜一擊就中,讓耶律德光辛苦了許久的努力都打了水漂,他要是知道是我們在從中鬧鬼,不知道會不會氣得自己砍自己幾刀。”

“耶律德光是個人物,現在雖然還年輕,但假以時日若是成長起來,也是一個大患。這回能遏止一下他的前進勢頭,實在是一樁不錯的買賣。看來這回扮作商隊北上是明智之選,未到西樓就已經有了不小的收獲。”李從璟不無得意道,“人生,有時候真的是很奇妙啊!”

莫離笑而不語。

章子雲尋思了半晌,又道:“但這跟他昨夜為何一定要帶上我們,有何關系?”

莫離拿折扇敲了章子雲腦袋一下,笑罵道:“關系可大了。耶律德光既然昨夜驟逢大敗,那為了換回一點掩面,不讓失敗太難看,就有必要拉上我們回去了。咱們這支商隊在人家眼中可是肥肉,並非可有可無,勉強也是能讓耶律德光加點分的。”

“原來如此。”章子雲恍然大悟,隨即苦惱起來,“要是這麽一說,咱們跟著耶律德光去西樓,不是又幫了他一把麽?”

“世間哪有免費的午餐,我們要借助耶律德光混進西樓,哪能不付出點東西。再者耶律德光吃了敗仗之後,勢必更加看重我這個原本並不太重要的商人,說不得還能培養點交情,這對我們滲透、了解契丹朝堂是很有幫助的。”說到這,李從璟深吸一口氣,神態愜意,“還有什麽是比和敵國皇子、可能的未來皇帝相交,更穩賺不賠的生意?”

“阿保機要是知道這事,非得氣得吐血不可。”莫離賤賤笑起來。

“若真能如此,那就更好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