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八仙過海顯神通,天下大爭在我側(五)(第2/2頁)

這時,他面前沖來一群馬軍,當先一騎白甲白袍,提一杆長槍,面容年輕,直奔他而來。

馬左賢大喜,“對面來的可是李從璟?李從璟,來爺爺這送死!”

他一槊揮斬過去,速度不可謂不快。但是他隨即愕然,因為他用盡力量的一擊,竟然被對方擡起手臂就擋住了長杆,那白袍將軍,手中長槍一抖,好看的槍花如曇花一現,緊接著就刺破了他的咽喉,帶出大片血肉。

馬左賢不可置信的瞪大眼珠,他沒想到,他跟“李從璟”的差距如此之大。那位白袍將軍從他身旁奔過,殺向他的步卒時,冷冷說了一句:“嗓門大有什麽用,殺人不靠嘴,靠槍!”

白袍郭威從馬左賢身旁一閃而逝,馬左賢無力摔倒馬下。

劉道貴不認得李嗣源,也不認得李紹榮,他只認得李從璟。當日李從璟在中都城外與王彥章飲酒時,他就在城頭上死死盯過李從璟。因為對李從璟相對熟悉一些,這回一從軍陣中出來,他就奔著李從璟的將旗而去。

劉道貴眼見李從璟正在梁騎陣中激戰,只看了幾眼,他就有些心驚,不是對方的武藝驚人,面前無人能擋,而是驚訝於李從璟身後的將士,個個都殺人幹脆,勇不可當。

小心翼翼的接近,劉道貴將自己隱藏在梁騎群中,他腦海中始終記著戴思遠的囑托,他要殺了李從璟。但與李從璟對面廝殺他肯定不是對手,所以他準備用弓箭。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滿頭大汗的劉道貴好不容易接近到了距離李從璟四十步左右的距離,再難向前行了。而為了更好的隱藏殺機,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劉道貴沒有再前行,而是就地取下背後的長弓,從箭囊中抽出一支箭。

軍中的人都知道劉道貴射術非凡,是連戴思遠也贊賞過的人物,戴思遠派他來暗殺李從璟等人,未嘗沒有因為他箭術好的考慮。平復著呼吸,劉道貴引弓搭箭,在人群中拉開弓弦,悄悄對準了正在拼殺前行的李從璟。

面前的人有些多,他的瞄準有些困難,出手時機的選擇也有些困難,但這難不倒射術精湛的劉道貴,只要一個空隙,他就能果斷出手。

這個空隙,出現了。

劉道貴雙目瞳孔一縮,呼吸靜止,手指松動,利箭即刻出弦。他有把握,這一箭,定能叫李從璟非死即傷!

千鈞一發之際。

“嗤”的一聲,劉道貴眼前一黑,身子一僵,手中的弓箭無力的掉落到地上。他的咽喉處,插著一根不知從何處飛來的鐵箭。劉道貴愕然擡頭望去,就見李從璟身後不遠處,一員唐軍小將,正收了弓,偏過頭去。劉道貴最後看到,那員唐軍小將嘴角撇了撇,輕蔑之意顯露無遺,就好像在嘲笑螞蟻要去撼動大象。

林雄收回弓,繼續觀察四方,並未就方才射殺了一名準備偷襲李從璟的梁軍小校,而有什麽心情波動,他撇撇嘴,暗道:“想在君子都面前殺軍帥,真是天真啊!”

此戰,唐軍聚殲五千梁騎,得以潰逃保命者,區區百騎,降者過千。

戴思遠,亡於陣中。

事後,李從璟聽郭威說,戴思遠馬死之後,猶在拼命步戰,口中仍舊在喊破唐軍。臨死之際,戴思遠仰天大喊天道不公。

郭威對李從璟道:“末將取下戴思遠頭顱之前,他有一番真情流露之言,他對末將說:你知道我為此戰,付出了多少心血汗水?我忍著痛,不顧萬人唾棄,殺了多少百姓?我帶著一幫新卒,奔走獵殺斥候時,幾日幾夜不曾合眼!我為借來河上梁軍,掏空家底,拋棄個人尊嚴,向段凝那家犬小兒獻媚!我不顧陛下回師大梁的指令,甘願做一個不忠之臣;我不顧家族老小,甘願為一個不孝之子;我不顧士卒心力,甘願為一個不仁將帥!我機關算盡,備嘗艱辛,卻為何仍舊不能力挽狂瀾?!天道不公,天道不公!悲夫思遠,悲夫思遠!”

李從璟搖了搖頭,嘆道:“失敗固然讓人心痛,但不能坦然接受失敗,如何能正確面對成功?”望著一片狼藉的戰場,屍骨成堆,他有感而發:“當我們成功時,不是該驕傲自滿,更不應以為自己天下無敵,是天命所歸,而是應該懷有感恩之心。是這天道,是這時運,是你身後的無數人,鑄就的你的成功,個人努力,何其微小。”

戴思遠敗亡之後,前路再無人敢擋李從璟等人。

而不久,百戰軍步軍盡數趕來。

李從璟遂以主帥身份,令三軍揮師梁都大梁。

那裏,有朱友貞,有皇甫麟,有數萬梁軍將士,無數梁都百姓,是最後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