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指點江山大志顯,生子何如孫仲謀(第3/3頁)

“唐、梁雄則雄矣,契丹、楊吳之流,也能謂之強?”

“父親有所不知。契丹之族,因居北方苦寒之地,出英勇善戰之民。草原之族,幼兒識馬,孩童知箭,視馬背若家室,拿刀弓如常服,譬若荒原野狼,生而能襲羊。一旦雄主生,則為禍甚大,而若能仿漢習文通商,則有馬踏中原之虞!”

李從璟繼續道:“楊吳之國,起於唐末烽火燒九州之時,征戰江左而無人能擋,若幹年來,大才輩出,人傑不斷,先有吳王楊行密,後有權臣徐溫,今又出奇人徐知誥,皆是治國之能臣,亂世之梟雄,何能小覷?況且楊吳坐擁三十余州廣闊之地,手握江淮漁鹽之利,而韜光養晦,富民強軍,數十年來與中原秋毫無犯,豈非狼子野心?更有甚者,自有唐以來,江南日漸富庶,農興商盛,揚一益二,何是浪得虛名!黃巢作亂唐室至今,中原烽煙不息,而唯獨江左獨安,上至世家大族傑出之輩,下至黎民百姓手工之材,莫不爭先恐後湧入江左,楊吳如何能不強?其國無雄主便罷,但有雄主,豈非不能問鼎中原,與我等共逐鹿乎?”

李嗣源大驚大愕,他沒想到李從璟對天下局勢洞若觀火至此,心中極為震撼,此時見李從璟論說的頭頭是道,心中已是認同了七八分,這便又問:“四強固然強,其他六國如何?”

李從璟大袖一揮,目光炯炯,眼神睥睨道:“西南蜀國,偏安一隅,自困之地,兵弱主昏,守成尚不足,談何進取!湖南馬楚,一群鼠目寸光之輩,勇爭於內而怯戰於外,土雞瓦狗耳,何足道哉!嶺南之地,土無長物,國無長材,其主所以能有一地者,列國不屑取耳!”

“東越、閩南、荊南之地,國小民弱,爭一地之利或能為之,但言吞吐天下之志,何異於螻蟻撼大樹、飛蛾滅烈火?若要征伐,反手之間,以偏師即可平之!”

李從璟一番話,讓李嗣源立即酒醒了大半,他看著此時一腔豪情盡顯的兒子,那棱角分明的側臉,竟是別有一番雄姿英發之態,讓他看在眼裏,心中都湧起一陣驚濤拍岸般的大浪。

這個仿佛昨日還在牙牙學語的幼兒,是何時已經有了挺直的身姿,寬闊的肩膀厚實的胸膛,如鷹似電一般的眼睛?從璟我兒,你的胸中有一副怎樣波瀾壯闊的江山畫卷,你的肚中有多少在翻滾如這濤濤黃河之水的濃墨,你手握長槊橫刀立馬征戰於沙場時,心中又有著多麽驚人的志向?

從璟我兒,你長大了。天空何其廣闊,大地何其浩淼,當任由你縱橫馳騁!

生子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