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兩軍交戰氣勢隆,陣內陣外人心切(三)(第2/3頁)

在百戰軍整編之後,開赴河上戰場時,孟平曾懊惱於己部麾下沒有馬軍,而稍有不平氣。當日,李從璟鄭重告之,“中軍與君子都,百戰軍精銳之所在,戰場取勝,攻城拔寨,無不賴之以為利刃。今,君子都為馬軍,可百裏奔襲,以作奇兵,或可遊刃戰場,策應各方。當此之時,陷陣之卒,克城之軍,皆賴你部步卒,無你部正面迎敵,所謂奇襲也好,策應也罷,俱為無根之木。分工明確,各自專業,方能使己部發揮最大之力。中軍與君子都如是。你當謹記我之用心,帶爾部破敵建功。”

孟平呢喃道:“中軍為根,君子都為木……公子,其實你才是百戰軍之源,有你在,我等將士才是活水。但中軍破陣,孟平卻不會讓你失望。”

戰事愈演愈烈。

不時,橫沖都大破梁軍重步兵。

孟平其部,再次攻入梁軍陣中。

彼時,其已如尖刀,去勢甚遠。

……

百戰軍陣後望樓。

整個戰場局面,左右兩陣各自僵持不下,唯獨中陣,孟平所部如領頭之羊,已經突入梁軍陣中三五十步,殺得當面梁軍陣腳大亂。整個百戰軍萬人大陣,在此時看來,猶如一個凸字。

至此,百戰軍方有攻克敵陣之勢。

“中陣所部,的確精銳,主將也是一員良才,觀他之所行,既能臨敵出謀,更兼驍勇善戰,實在難得。”郭崇韜有些感慨,他看著李從璟心想:師弟啊師弟,你到底是個什麽樣的家夥?怎麽在你身邊,既不乏莫離這樣的賢才,又不缺能在陣中能進退有度,為你破陣建功的智勇之將?

李從璟不知郭崇韜心中所想,驕陽下盯著戰場看了這麽久,眼睛不免疲乏,略微收回目光,對郭崇韜道:“戰場取勝之道,不僅要主帥調度有方,指揮有序,真到了戰陣上拼命的時候,更需要麾下部將勇武兼備,識形勢,知進退。畢竟交戰之時,主帥不能對每個部將耳提面令,而戰陣情況,雖置身其外能有大局觀,但微小之別,還是部將看的更清楚,這就需要他們自己根據局勢做出判斷,決定部屬戰法了。”

他心想:我在百戰軍中推行文化教育,讓將領識字明理,更讓他們通讀兵法,時常演練,這其中投入何其巨大。你以為我真是吃飽了撐著,沒事發神經逗自己玩?

郭崇韜也不知李從璟心中的念頭,撫著胡須點頭道:“帥明,將強,戰陣中有基層將官充當骨幹,這的確是一支理想的軍隊。”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反之,兵強強一個,將強強一軍。如是而已。”李從璟不想郭崇韜太當面誇贊自己,這會讓他有些不好意思,至於背後他怎麽高看自己,李從璟都是不會介意的,這會兒如實說道。

“看,王彥章有動作了。”在郭崇韜和李從璟對話的時候,莫離指著梁軍主陣出聲道。

交戰的戰場上,梁軍已現敗象,王彥章理應做出應對,這倒是不出眾人預料。

李從璟等人舉目去看,就見數裏外茫茫一片的梁軍大陣中,平靜了許久的軍陣終於有了變化。步卒大陣中直接分出前面一段出來,向戰場開進,規模大約在二十個指揮左右。

李從璟神色肅然,卻沒有著急調兵應對,而是沉住氣,要看這一萬人的目的究竟何在。

這個梁軍大陣出來之後,迅速前進,卻不是單純加厚戰場上的梁軍軍陣,而是在半道分為兩路,如同兩條河流,行向兩翼,從兩方迂回趕向戰場。

“梁軍這是要迂回包圍!”郭崇韜的那位山羊胡幕僚立即看出王彥章的意圖,這時候出聲示警,說完看著李從璟,要他快些拿主意。

“彼增則我增,我增則彼增,但梁軍人數數倍於我,如此下去,最後還是要被包圍。”李從璟臉色不善,思索對策。

莫離難得的沉著臉,出聲道:“王彥章之所以每次只派萬人出陣,擺明了就是要牢牢咬住我們的有限軍力。若是我們派出去的人少了,則可能被敗,若是派出去的人多,則被他牽制了軍力,眼下局勢如是。王彥章這是明顯要仗著人多欺負人少!”

郭崇韜無奈道:“如非如此,他何必要與我等在此陣戰。”

“眼下,該當如何?”李從璟有些猶豫,看向郭崇韜這根老油條,虛心的取經,“師兄何以教我?”

郭崇韜稍事沉吟,便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便是。眼下,孟將軍所部已現破陣之勢,於我等而言,只要保住這種勢頭,為他掃清旁騖,讓他專心向前即可。若是如此,孟將軍果真破陣,則大勝在我。只是……”

“只是如何?”

“只是如此一來,尚有兩個難點。”郭崇韜十分嚴肅的看著李從璟,“其一,我等要以未投入戰場的萬人,去抵擋王彥章麾下數萬人;其二,孟將軍若破陣,則我等轉危為安,若是孟將軍沒有破陣,不需要敗也不需要占上風,只要沒徹底擊潰梁軍大陣,則我等有死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