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李從璟取勢如棋,王彥章三日破敵(二)(第2/3頁)

“吳家勢大,恐難以對付。”郭崇韜緊緊看著李從璟。

李從璟掏出一封信,遞到郭崇韜面前,“師兄請看。”

郭崇韜連忙拿起。

看畢,郭崇韜看向李從璟,面露驚喜之色,贊嘆道:“師弟真乃神人也。”

“有消息稱,偽梁已集結大軍,準備北征。三日後,是大朝之期,屆時,陛下將定伐梁之策,也將定孰為樞密使!”

……

淇門。

仲春時節雨紛紛,而今日大雨傾盆。大雨傾盆不足懼,相勸行人莫回頭。

官道,一支馬隊頂雨狂奔,噠噠的馬蹄聲如一紙碎夢,撞開了遮蔽行人眼的雨簾,零落成泥,在荒野上起起伏伏。馬隊有十來人,戴鬥笠,披蓑衣,負長刀,皆男兒。

淇門縣城如一只虎豹,靜臥在風雨中,埋頭不語。從雨簾中望見朦朧的城池,為首的一人大聲喊道:“大人,淇門在前,是否入城?”

他身後一人從鬥笠下擡起頭,是個中年男子,山羊胡,他冷冷道:“過城不入,直奔魏州,務必在天黑前趕到!”

先前那人驚異道:“二將軍在城中接應,為何不入城?”

“形勢有變,如何還能入城?”山羊胡道,“你我行蹤皆已敗露,百戰軍緊隨其後追來,淇門,李從璟根基之地,不得不防萬一!”

“是!”

“記住,只要趕到魏州,則大勢底定!你我身負李從璟罪證,那可是無數兄弟拿命換來的,必須送到將軍手中!”山羊胡叮囑一句。

雨太大了些,以至於路上一個閑人也無。曠寂的荒野中,這支馬隊顯得很是孤零。

正當他們準備繞過淇門時,眼前的雨簾中,官道上迎面奔來二十余騎,直向他們而來。

發現對方的時候,避閃已經來不及,一片金屬摩擦聲中,十幾把長刀出鞘,山羊胡更是道:“準備廝殺!”

待近了,對面的騎士高喊:“我乃吳靖義,前方來人可是張駿?”

“是二將軍!”十幾人立即雀躍起來,山羊胡則大聲回應:“正是張駿!”

吳家以吳靖忠軍職最高,吳靖義第二,因此吳家門客稱其為二將軍。

兩面會首,山羊胡張駿和吳靖義碰面,吳靖義急切道:“張兄,東西到手了?”

張駿拍拍身側的行囊,道:“二將軍放心,東西已到手!”

吳靖義大喜,“好,此番李從璟死矣!快隨我回魏州!”

兩方匯合之後,共三十多人,又開始趕路。

而就在這時,有人驚呼道:“二將軍,百戰軍從後面追上來了!”

“有多少人?”

“黑壓壓一片,看不清,不下二三十!”

“二將軍快走,我來斷後!”張駿立即做出決斷,將行囊交給吳靖義,“這幫百戰軍難纏得很,個個都是好手,我們之前就吃了大虧!”

“張兄,何不一起走?”

張駿咬牙道:“非是張某不願,實在是這些人狠得緊,若不留人斷後,早晚被追上!”說到這,又道:“請二將軍為我照顧家人!”

吳靖義不再跟張駿多言,道一聲保重,打馬就走。

張駿等十來人沒有停留在原地,而是轉身,向官道後面黑壓壓的一片騎士,舉刀迎了上去。

張駿等人還沒來得及近身,對面就是幾支弩箭飛來,當下他身邊就有兩人落馬。張駿紅了眼,大吼一聲,避過箭矢,又死兩名同伴,終於靠近了對方,立即一刀揮斬過去。

激戰半晌,張駿多處負傷,身邊已不剩幾個人,而其余同伴,人死馬傷,倒在路旁,血匯進雨水中,紅丹丹一大片。就在這時,身後一陣喧鬧,待他回頭看,卻見吳靖義跑了回來。

張駿趕緊迎上去,張皇道:“二將軍,為何返回?”

其實只看吳靖義身邊人的模樣,他就猜到了原因,只是這個原因太讓人絕望,讓他不忍接受。

吳靖義慘然道:“前遇截殺,不下百人,實在是沖不過去。”

“二將軍下馬,為今之計,唯有從道旁遁入荒野,尋路回魏州!”張駿急中生智,“但願二將軍吉人天相!”

吳靖義無奈,只得如此,當下和兩人下馬,從路旁跑了。

吳靖義本來帶回十來人,這一走,路上只剩了幾個人,張駿帶著他們死戰一番,漸漸一個個死去,最後只剩下他一人。

而官道前後,密密麻麻的騎士從雨簾中現身,堵塞了前後方,他已是無路可逃。

“二將軍,走好!”張駿橫刀在脖頸,揚天嘶吼一聲,就要自刎,“李從璟,老子在下面等你來!”

“張兄!”張駿話音剛落,路旁跑回來一人,不是吳靖義又是誰?

“二將軍,你……”張駿怔怔看著狼狽跑回來的人。

“前有伏兵截道,實在是跑不出去,那兩名兄弟都死了……媽的,連野地裏都有人,這些家夥分明是早就算計好的!”吳靖義肩膀上還插著一支弩箭,語氣悲憤,他這時反應過來,對方之所以這時出現,並非偶然,分明是有意等他們兩隊人馬匯合之後,好將他們全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