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軍神(第2/3頁)

在一家酒樓前停下腳步,李從璟擡頭,就看到刻有“一品樓”三個大字的招牌上,有一個特殊的雲形標記。

標記並不突兀,反而是與招牌裝飾融為一體,但李從璟看到這個標記,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隨即,他走到門前,以一種帶有明顯節奏的方式,敲響了門板。

少頃,門板被搬下一塊,裏面露出一個小廝模樣的人,他謹慎望著李從璟,道:“客官,酒樓今日不開張。”

李從璟並未就此離去,而是微笑遞出一塊兩寸長短的金屬牌。那小廝接過牌子一看,立即變了臉色,連忙站直,以拳擊胸,恭敬道:“見過軍帥!”

李從璟點點頭,邁步進入屋中,那小廝將牌子還給李從璟,又將木板重新裝在門檻上。

這是軍情處在魏州的據點。方才李從璟給小廝看的牌子,那上面的圖案獨一無二,整個軍情處只有一塊,也只會出現在李從璟手中。

李從璟就在大廳中隨便找了一張桌子坐下,小廝奉茶之後,垂手立在一旁。不多時,據點管事就趕出來拜見李從璟,是個三十出頭的漢子,一身精悍之氣,“屬下軍情處魏州總領事韋正,拜見軍帥!”

“韋領事和弟兄們長駐魏州,為大軍情報奔走犯險,辛苦了。”李從璟開口道。

“我等份內之事,不敢言苦!”韋正道,聲音中氣十足。

“軍情處在魏州諸事可還順利,有無解決不了的困難?”李從璟又問道,他既然來了,自然要關注一番這裏的情況。

韋正躬身而立,道:“一切都在正常範圍內。”其實就算真有事,軍情處也自有一套解決問題的程序和方法。

李從璟表示過他的關懷之後,開始說正事:“傳我將令,本使要調集軍情處精銳人員五十,讓桃統率三日之內給本帥把人集結到此處,聽候命令!”

韋正面色一凜,肅然道:“屬下這就去辦!”

軍情處人員不比常規戰士,個個都是精銳,除卻懷州總部之外,大部分都駐紮在唐梁各地。一次性調集五十人,已是大手筆,也意味著有重大行動。

當然,這些都是軍情處核心成員。像魏州這家“一品閣”酒樓,尋常廚師跑堂等角色,都是雇傭的市井之人,要不然軍情處的人都跑去做廚師賬房,且不說他們做不做得來,軍情處本身的工作怕是也沒法開展了。所以說,軍情處還有大量外圍成員。只不過這些外圍成員,都是臨時工。當然,若是有好苗子,軍情處也會一步步吸納。

總之,軍情處的事務極為龐雜,若不是之前莫離主持軍情處,做好了系統,換做這個時代任何一人,都是做不了的。因為莫離打小與李從璟在一起,相交莫逆,多年來沒少探討相關問題,李從璟對軍情處的規劃,也只有莫離能夠幫他完成。

交代完這裏的事,李從璟也不再耽擱,這回直接驅馬去了李存審府上。

李存審任內外番漢大總管、幽州盧龍軍節度使,平日都駐守幽州,防備契丹南下。此番李存審回魏州,是養傷之需,畢竟征戰一輩子,一身毛病老來發,要不然,他也不可能在魏州停留多久。

李存審府上並不熱鬧,但李從璟卻知道他一生九子,個個都是人中豪傑。李從璟在門屏外遞上名刺,仆人見是李嗣源之子,便讓李從璟進了門,讓他在中門外的門館裏稍事歇息,自己進去稟報了。

少頃,仆人去而復返,請李從璟進門。李從璟跟著仆人穿過中門後的庭院,這才來到廳堂。在這裏,李從璟已經能聽到內院說話的聲音了。主人家接見客人,一般也在廳堂之中。仆人為李從璟端上茶水,讓李從璟小坐稍後。

須臾之後李從璟見到李存審,奉上問候禮物。他今日來只為禮節,定下彼此關系,並沒有多作打擾的意思,初次登門就久留,不合禮儀。小坐片刻,正打算依照告辭離開,李存審卻讓他跟著進了他的書房。

“既然來了,總不能讓你白跑一趟,好歹吃過飯再走。我這屋子裏別的不多,書卻不少,久聽你父親說,你自小飽讀詩書,老夫也正好跟你說道說道。”李存審自己坐在案幾後,又讓李從璟坐下,這便開口道。

李從璟深受感動,當下也不客氣,執弟子禮道:“弟子曾讀兵書,各有所得,然兵書至繁,弟子想要好生研究透徹一本,卻不知該選擇哪一本,還請老師教誨。”

李存審撫須笑道:“兵書至繁,然兵道至簡。世間兵書無數,無非兩種,一者論兵道,一者論兵法。論兵道者,如《孫子》,講述用兵之綱要準則;論兵法者,如《司馬法》,講述從選卒到征戰一系列細節方法。前者提綱挈領,後者包容萬象。”

“然世間兵法,卻又並非涇渭分明,往往如陰陽之勢,相互滲透,彼此不離。你要學透兵法,首要之務,便在於分清兩者,然後各自選取其一。世間法,萬變不離其宗,通達一者,可旁觸其二,知二便能知三,知三可知世間一切法。你可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