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都是我的東西(第2/2頁)

“一件完整的家具,一個毫發無傷的孟州,才能立即拿來用啊!”

望著李從璟瀟灑出門的背影,李有財呆愣無言。他以為他有些了解這位年輕的軍帥了,但是現在,他發現他一點兒也不能跟上這個年輕人的思維。

怪異而新奇的思維……霸道的思維!

……

戴思遠很惱火。

不僅惱火,而且憋屈,煩悶。甚至說,一切表達情緒的負面詞語,都可以用在他身上。

他的惱火並不出奇,任何一個人,在經歷了戴思遠的這幾日的事情之後,恐怕都會跟他一樣惱火。

渡過黃河之後,為了給北上大軍清理道路,也為了回擊李從璟,戴思遠以精銳偏師,火速進軍,奇襲陽壩和簡山寨。大軍到了陽壩之後,碰到了李從璟唱出的空城計。

這本沒有什麽,在戴思遠的處理下,偏師殺退夜襲唐軍,取得勝利。至此,戴思遠仍然是驕傲的,因為李從璟的計謀沒有得逞。

但變化就發生在攻打簡山寨的時候。五千精銳,攻一座小小軍寨,兩日都沒攻下。之後瞧著總算要攻下來了,大軍主力傳來消息,一萬二的大軍,被李從璟攔道夜襲,以未知兵力擊潰。

最後逃出生天的,僅僅三千余人。

主力軍敗,後果如何可想而知。戴思遠領偏師奇襲,就是為大軍開道,好叫懷州之前無險可守,大軍可以直搗黃龍,攻打懷州城。現在,大軍沒了,偏師的行動就成了一個笑話。

但戴思遠沒有自亂陣腳,他指揮偏師猛攻簡山寨——無論如何,大軍前行的道路必須清理,如若不然,那就是承認自己的行動已經失敗。

在戴思遠親自上陣的前提下,簡山寨攻破。

隨即,在留下部分兵力駐守之後,戴思遠領偏師主力,趕往孟州。

一路上,戴思遠派出大量遊騎,收攏潰兵。

當日潰散的大軍後軍六千人,有近三千人脫離大隊,戴思遠一路前行,竟然被他一路收攏了個七七八八。在到孟州之前,戴思遠手裏又有了八千余人。

帶著這八千余人,戴思遠向孟州進發。

原本戴思遠是不打算借助河陽軍力的,兩三千的河陽軍在兩萬大軍面前,只能是錦上添花,可有可無,戴思遠認為攻克懷州,兩萬天威天武軍足矣。但是現在,他手裏只剩下八千人,那麽近三千的河陽軍,就有雪中送炭之效了。

“待匯合了河陽軍,再在孟州征發幾千民夫青壯,加以簡訓,短日之內仍然可有兩萬大軍。經過幾場大戰,李從璟雖勝,但也必然也付出了代價,他軍力本就不多,百戰軍本部只三千人,懷州和河陽軍降軍雖然被他收編,但忠誠度能有幾何?打打順風仗還行,而一旦我率大軍攻懷州,假以時日,這些人未必不會有其他心思,到時候我稍加策反,說不定可收奇效。”

一路上,戴思遠都在思量如何反敗為勝,他很清楚,李從璟最大的短板,就在兵力不足。

“待到了孟州,首先應當以偏師切斷懷州與澤潞二州聯系,讓李從璟的援軍無法來救。到時候,我大軍圍城,李從璟必敗無疑。”戴思遠合計著,“就算李從璟招募了新軍,我短時間內不能攻克,大不了向朝廷救援,只要圍困了懷州,李從璟插翅難逃。”

想到這,戴思遠心頭的陰霾逐漸淡去。

戴思遠回頭看了一眼大軍,八千人的隊伍士氣低落,盡是頹敗之氣,早沒了剛出征時的鋒銳。

“這可不行,士氣如此,怎能再戰?”戴思遠覺得必須先解決士氣問題,其實這問題也不難,到了孟州,有了落腳的地方和依托,慢慢就能恢復,但他覺得此時他還是應該做些什麽。

“都打起精神來,這場戰爭現在還未到分勝負的時候!”戴思遠讓親兵大喊傳達他的話,“李從璟雖然小勝兩場,但我大軍精銳主力仍在,這且不說,攻懷州路上最大的障礙,陽壩和簡山寨已在我大軍之手,這是李從璟的大敗,也是我大軍的勝利!”

戴思遠繼續道:“孟州有河陽軍五千,只要你我進城,匯合了河陽軍,再召集數萬精壯男子,稍加訓練,他日就能以十倍於李從璟的兵力,攻打懷州!到時候,李從璟必敗無疑!而我等,仍然是此番出征的功臣,軍功唾手可得!”

“總之,成敗未到,立時不可知!”戴思遠總結道,“大梁必勝!”

八千將士士氣稍稍振作,齊聲大喊了幾聲“大梁必勝”,滿懷希望的向孟州城進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