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打鐵匠,使刀人(第2/2頁)

“一旦孟州攻不下,天威天武軍回援,那可是大麻煩。”李從璟總結完這一句,飯也吃完。

趙象爻想了想,越想越覺得李從璟說得在理,最後勃然變色,道:“若是如此,那身處孟州的大當家豈不危險?”

“很危險。”李從璟點頭道。

趙象爻怒火中燒,拍案而起,大叫:“李從璟!你明知大當家此行有次隱患,事先為何不說明?如此害得我軍情處銳士現在身陷境地,進退兩難,你是何用意?!”

趙象爻的憤怒和無禮並沒有觸怒李從璟,他揮揮手讓趙象爻坐下,苦笑道:“其中隱患,我並非一開始就看出來了,我又不是神,也是在來的路上才想到的。你們軍情處這麽多人到現在都沒看明白,要我想清楚,至少得給我點時間吧?”

李從璟的話讓趙象爻覺得很有道理,但從感情上,他又不甘心就這麽放棄追究李從璟的責任,不服氣的道:“你是軍帥,看清所有事是你的職責!”

李從璟怔了怔,他沒想到趙象爻竟然說出這麽一句話來,這話他也覺得很有道理,無法反駁,意識到這點,他甚至開始認認真真反思。

一旁的林英看不下去了,他為李從璟說話道:“孟州的事情,是軍情處的任務,辦好是軍情處的職責,辦不好是軍情處的失職,若是因為軍情處本身的失手導致了損失,軍帥還要追究你們的責任,哪裏要為你們的錯誤負責?如是如此,軍帥要你們軍情處何用?”

林英的話,讓李從璟和趙象爻都怔了怔。

李從璟覺得他說得也很有道理。

既然大家都有道理,那麽事情就簡單了,解決問題才是關鍵。

如何解決?

李從璟想起了莫離的錦囊。他趕緊掏出來,打開第一個錦囊。

入目幾列字:軍情處孟州之行,計劃有疏漏。

看到這句話,李從璟恨不得將莫離叫過來,然後拉出去一刀砍了——知有疏漏,如何不早說?

繼續往下看:離之前添為軍情處統率,深知軍帥對軍情處之厚望,然軍情處要不負厚望,必要能獨立應付所有情況,要符合軍帥大勢發展對其之需要。離已離任,不應再對軍情處指手畫腳,否則軍情處不能成為一個真正獨立有用的所在。

字裏行間,李從璟體會到了莫離的用心。

莫離接著寫道:軍帥之志大矣,軍情處之責何其之重乎,不令其從血的代價中汲取教訓,其如何能迅速成長?離領軍帥之令,一手創建軍情處,其情何其之深乎,然個人情感較之軍帥大業,豈不為小?離一片苦心,望軍帥體諒。

然孟州之事,軍情處教訓可有,城池卻不能不奪,為此,離獻上一計……

言至此處,後面乃是解決之法。

看完錦囊中莫離所言,李從璟蔚然一嘆,創建軍情處是他的手筆,但他成立軍情處的目的,是拿來用。莫離則不同,曾一手組建軍情處,比李從璟為軍情處考慮的更周全些,是以他也能最先看出軍情處此行計劃的破綻。

一個是打鐵的人,一個是用刀的人。

軍情處看似無所不能,成果累累,然而光鮮背後,付出的代價卻是外人無法想象的。

收起錦囊,李從璟沉思了一會兒,擡起頭時沒有因為趙象爻急切的目光說什麽,而是叫來蒙三,問起了另外一件事:“簡山寨戰況如何?”

“今日戰報,梁軍攻勢甚急,荊任重和丁茂守得很辛苦。”蒙三回答,“兩位指揮使說,必不負軍帥所托。”

李從璟點點頭,“告訴他們,必要時施行第二套方案。”

布置完這一切,李從璟站起身,將趙象爻叫起來,“去解決孟州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