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宿命(第2/3頁)

至於李從璟親二弟李從榮,則是在李嗣源還沒死的時候兵變奪權,然後給滅了。

李從璟打小和李從珂熟識,在李從璟有意為之下,兩人私交還不錯。打過招呼,李從璟又對李嗣源身旁另一位,看起來在而立之年左右,沉默寡言的漢子道:“石兄,近來可好?”

如果說李從珂生得英俊帥氣,那這位大哥,長相可就差了十萬八千裏,實在是跟英俊扯不上半點關系,一張國字臉就像一柄板斧,他當下也回應道:“勞賢弟掛念,有我父在,一切都好。”

這位國字臉漢子,是李從璟的三姐夫,他有一個響亮的名字:石敬瑭。不錯,這位就是後來投靠契丹,獻出幽雲十六州的兒皇帝。彼時石敬瑭向契丹耶律德光搬救兵,推翻的就是先前那位仁兄——李從珂的統治。

人生是充滿戲劇性的,百十來年的時間,說短不短,說長不長,卻已能發生很多讓人意想不到的事。人生際遇難測,幾十年後再相見,恐怕彼時面目,當年誰也不曾預料到,更可能與想象中大相徑庭。人世間的滄海桑田,物是人非,莫過於此。

這兩位現在同在李嗣源身邊效力,被李嗣源倚為肱骨、並肩作戰的將領,現在又如何能料想日後會相繼登上帝位,而且還是一個踩著另一個的屍骨上去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可惜,人生沒有再從頭,未來總是不可預知。

而當未知成為已知時,一切已經無法改變。

——前些時候,梁晉在楊柳鎮交戰,李嗣源不慎身陷重圍,是石敬瑭率眾救下李嗣源性命。如今,李嗣源的親軍精銳左射軍,就是由石敬瑭統率。而從李嗣源將李從璟三姐嫁給石敬瑭這件事,就可以看出,他對石敬瑭何等倚重。

但從李從璟的角度去看,眼前這兩位老爹的心腹愛將,卻必將是自己日後的宿命之敵。

但便是知曉這個,李從璟現在也沒辦法做什麽,難道讓人殺了他們?李嗣源失去這兩位大才大運之人輔佐,日後能否登上帝位兩說,但李嗣源一定不會輕饒李從璟,李從璟若因此被李嗣源厭惡,便是日後他稱帝,李從璟還有沒有機會繼位,都很難講。

所以李從璟只能等待,等待時機降臨。但他又不是一個坐等時機的人,所以他總是不斷在暗中謀劃什麽。

但一切謀劃的落腳點,還是在於自身實力。而說到實力,在這個亂世,那就是李從璟現在掌握,以及未來可能掌握的力量。

李嗣源卻不知道這些,今日見到李從璟,他很高興,道:“你這回火急火燎跑去長和,聽說是因為軍資不夠?不過這倒無妨,你自己籌措軍資,讓晉王少費些心思,晉王肯定會高興。不過你只帶了三百人,就取得如此豐碩戰果,可是難得。你可得給為父好生說說,你是如何做到這點的?”

兩位沙場父子走到一起,談得自然是沙場之事,當下李從璟招呼眾人進屋落座,讓小宛上些茶水,便將長和之役跟李嗣源詳細說了,聽得李嗣源連連稱奇。

最後,李嗣源摸著下巴,卻沒有發表意見,而是問石敬瑭和李從珂,問他們有什麽看法。

石敬瑭稍事沉吟,道:“兵法有雲:‘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賢弟此番大勝,小婿認為,重在事先謀劃得當,然後出其不意攻其無備。”

李從珂的話就要簡單明了的多,他道:“孩兒覺得老弟這回能贏,主要還是將士作戰勇敢,老弟身先士卒。無論是雪夜攻城,還是沖殺長和軍營,都是如此。若不能一擊殺破敵軍,說再多也沒用!”

李從璟從這兩人的評論中,就可看出兩人性格差異,石敬瑭重謀,而李從珂重勇。

李嗣源最後嘆了口氣,拍著李從璟的肩膀道:“長和之勝,無論是謀劃還是敢戰,都是不可或缺之因素。但縱觀戰局,無論哪一環節,稍有偏差,便可能萬劫不復。大丈夫縱橫沙場,死則死矣,但如此兇險之事,以後當少為。”

感受到李嗣源的關懷,李從璟點頭應道:“老爹放心,孩兒記住了。無論如何,命最重要嘛!”

李嗣源大笑,隨即道:“你有此番大勝,魏州那些多嘴之人,這回該閉上嘴巴了,老爹也能過個清凈的好年!”

說起魏州那些心懷叵測的人,李從璟眼神就沉了幾分,道:“吳靖忠那老匹夫,孩兒早晚要他好看。”

說起吳靖忠,李嗣源臉色也沉下來,道:“其實這吳老兒幾次三番刁難你,也不是沒有緣由。昔日為父曾與他共同征戰,因為俘虜分配之事,有過一些不愉快。只是不曾想這老兒心眼如此之小,這些年一直耿耿於懷,這回又將主意打到你頭上。直娘賊,為父早晚要他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