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都試(第2/3頁)

“孟平聽令,現本使擢升你為百戰軍步軍左指揮前都都頭,即日上任!”李從璟宣令道,都試還有一項重大作用,就是發現人才,然後提拔這些人才。

“李紹城,爾部表現甚好,賞銀五千。”李從璟大手一揮,就是一箱子銀錢到了李紹城手中,看得其他各部眼紅得緊。現在百戰軍馬軍已有一千之數,李紹城作為馬軍指揮使,實際已是千人統率,是百戰軍中除卻李從璟,擁有最大實權之人。

當然,因為一千馬軍是既定之數,馬匹和配套裝備,都由晉王幕府撥給。

除卻這些人,此次都試中,還湧現出一些表現不凡的新面孔,分別是馬軍都頭李正,步軍指揮使吳鉤,以及以個人武藝稱雄的林雄、林英兄弟。對這些人,李從璟也都各有賞賜。

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一大堆銀錢物資,就再沒有一點剩余。

李從璟上輩子做了一輩子屌絲,就沒這麽花過錢,這輩子雖然算是一個官二代,也極少有需要他太花錢的地方。今日這麽多銀錢花出去,李從璟首先感受到的,竟然是倍兒爽!

“看來,如何多弄些銀子,也是急需要解決的問題了。”李從璟心中暗道,他搜集的財富基本上已經見底,而不管是百戰軍訓練,還是被他寄予厚望的軍情處,都是一個花錢的無底洞——李存勖撥給的那點銀子,對李從璟來說,真真是不夠用的。

但李從璟也沒辦法,畢竟現在晉國也不富裕……任誰連著打了幾十年仗,都不會富裕。

百戰軍的訓練成果,李從璟是滿意的。但一支軍隊訓練得再好,要想成為真正的精銳,都必須經受實戰的洗禮。而要想這次洗禮少點損失,那就是打一場大勝仗,而要打大勝仗,拋開其他計謀,則需要一支真正精銳的先頭部隊,在戰場上,去撕開敵人的陣型。

李從璟想著想著,就想到了精兵路線,又想到了特種兵。

李從璟跟著李存勖南征北戰的時候,因為是近衛,幾乎是寸步不離李存勖。而李存勖又是一個特別愛帶著百多人,就去敵營前挑釁,然後被追殺的家夥;至於以身犯險,去探知敵情,則是再尋常不過了。

在跟著李存勖南下魏州之前,在幽州時,李存勖就是帶著四百人深入敵境,去探查契丹軍營,然後被幾千人圍困。那一仗打得分外慘烈,李從璟都差點兒以身殉主,要不是李嗣昭來援及時,恐怕李從璟早已在奈何橋等投胎了。

但這卻讓李從璟升起一個想法,他要建立一支可以在戰場上,跟著自己首先去撕開敵軍軍陣的近衛精銳!

最後李從璟勉勵了眾將士一番,發表了總結演說,此次都試,也就完美結束。而年關將至,又是一年春節要到來,得了不少獎勵的眾將士,心情甚好,使得軍營上下都籠罩著一片喜慶之色。

但是當衛道找到李從璟的時候,李從璟立即頭疼起來。

衛道在潞州時,官至掌書記,淇門只是一個縣,鎮治沒有如此官職,李從璟就讓他暫時任職於百戰軍軍中,以參軍身份參贊軍機,同時以同掌書記的身份,行掌書記之事。

和莫離一樣,李從璟把衛道也當作軍政皆通之才任用。

眼下,政才方面,有衛行明衛子仁作為儲備,鎮治有章子雲和王不器,軍中幕僚有莫離和衛道,軍中將才有李紹城、孟平、蒙三,還有一批如李正、吳鉤之輩的後起之秀,再加上軍情處的桃夭夭、李榮、吳長劍,李從璟的班底,已經有了骨幹框架,並且他相信這個框架會逐漸豐滿起來。

“軍餉已經所剩無幾,但軍中將士,還有數百新卒沒有甲胄,冬衣也有缺口,眼下年關將至,都指揮使要早作打算了。”衛道說道。

當時李存勖給了百戰軍三千人的名額,按他的意思是不能少,但現在李從璟多招募了六百人,李存勖的意思是,國庫緊張,你要麽勒緊褲腰帶過,要麽自己想辦法。

對於李存勖這種耍賴皮的行為,李從璟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他現在算是知道什麽叫做“年關”了,這可真是一個大關呐。

好說歹說送走衛道,章子雲又來了。

“王老年紀大臉皮薄,所以這事讓我來跟公子說,公子,鎮治上上下下幾十口人,這幾個月來為募兵、城防、軍營的事,奔波勞累,很多人都累病了,實在是殊為不易,眼看年關將至,不知公子可有什麽補貼?”章子雲說道,他說得有些不好意思,似乎是怕李從璟為難,但殊不知李從璟看了他那臉色,不為難也得為難了。

官員過節福利,可不是後世才有的,老早就有了。

李從璟又是一陣好說歹說,將章子雲打發回去。

不曾想,章子雲前腳離門,莫離已是後腳進門。

“你就不要催餉催補貼了,我這兒什麽都沒有,正在想辦法……”李從璟手一攤,聳聳肩,無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