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北魏是這樣煉成的

有一句俗話:“誰吃到最後,誰才能吃到最好。”歷史也一樣,從五胡十六國到南北朝對峙的中國北方歷史,更是一樣。

看看五胡十六國之後中國北方政局的變遷,著實應了這句話,各個政權的變遷,真可以說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灘上。從公元3世紀末北方動亂開始,一直到公元5世紀中期南北朝開始,北方最早一批政權,基本都被拍在沙灘上了。就以五胡十六國的各個少數民族政權來論,所謂的“五胡”——匈奴鮮卑羯氐羌,別管一開始鬧得多兇,戰功多麽顯赫,到了公元5世紀中期,基本上都歇菜了。最早開始反抗西晉統治的匈奴政權,到了公元5世紀期間,其民族大部分融合入了漢族與鮮卑族,而羯族政權在後趙滅亡後,隨著冉魏的興起和衰落,其部族也大多離散,到了南北朝時期,也只剩下北方爾朱榮和南方侯景兩支,最後也在南北方的叛亂中,融入了漢族等其他民族。其他的各個民族,也在其政權滅亡後,大部分都與中原漢族相處雜居,成為中華民族血脈中的一支,已經不再是歷史的主角,唯獨留在歷史舞台上的,是“五胡”中的鮮卑族。即使是鮮卑族,早期的“白部鮮卑”、“慕容鮮卑”等主要支系也大多離散,真正在南北朝中成為主角的,是“五胡十六國”早期鮮卑族中一個不起眼的部落:拓跋鮮卑。

在五胡十六國的早期,鮮卑族的力量,本身就是其中比較弱小的,而作為鮮卑族中的一支,拓跋鮮卑更是小得不能再小,然而就是拓跋鮮卑,不但在五胡十六國的爭霸中韜光養晦,最終發展壯大,更完成了五胡十六國時代任何一個政權都不能完成的偉業:終結北方的戰亂,建立一個長期穩固和平的北方政權,為整個中國北方帶來繁榮。事實上,拓跋鮮卑不但以最弱小的力量,完成了北方的統一,更用主動漢化的方式,最終融合入中華民族澎湃的血液中,在中國經過幾個世紀戰亂,最終走向南北統一的環節中,拓跋鮮卑,以及他們所建立的北魏政權,是其中承前啟後的最關鍵環節。

拓跋鮮卑的歷史,比起其他鮮卑部族的歷史,都可以說是短得不能再短。要了解拓跋鮮卑,我們不妨首先梳理一下魏晉南北朝的主角之一鮮卑民族的歷史。

說到鮮卑族,公認的說法是,它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古老的民族,關於鮮卑族的出處,歷來史家爭論頗多。有說法是他們本身是炎黃子孫,世居北方,如《魏書》裏就說鮮卑族是黃帝少子昌意的後代;也有說法是,鮮卑民族是炎帝神農氏的後代,這些說法,大部分都是在鮮卑民族進入中原後,為了爭得北方士族的支持,做的一些假托。在鮮卑入主之前,東漢的歷史學家普遍認為,鮮卑民族應該是早年和匈奴並立的東胡民族的一支,早在戰國時期,就與戰國七雄之一的燕國發生了聯系。比如寫下《三國志》的東漢著名歷史學家陳壽,就是這個觀點的持有者。而按照鮮卑民族自己的說法,他們祖居在一個叫“鮮卑山”的地方,早年被匈奴滅亡之後,他們的部族隨後分散遷移。鮮卑真正作為一個獨立民族出現,是在東漢後期,匈奴被東漢滅亡後,鮮卑人迅速南下,填補了匈奴人留下的空白,那時候的鮮卑,還是東漢治下的少數民族之一,對東漢采取臣服政策,而他們的部族也很雜,包括了白部鮮卑、慕容鮮卑等各個部族。

鮮卑的強大,開始於東漢和帝時期,竇憲擊敗北匈奴,隨後又在金偉山一戰中,消滅掉北匈奴的殘部,迫使北匈奴西遷。這場戰爭規模不大,卻成了改變北方草原格局的一件大事。鮮卑人趁機向原來匈奴的屬地擴展,實力迅速增強,到了三國時期,鮮卑族已經“盡收匈奴故地”。因為地盤廣大,所以他們的支系非常分散,雖然同屬一個民族,但是不同的鮮卑部落,也有不同的遊牧區域,其中拓跋鮮卑的活動地帶,就在今天的河套草原地區,後來又內遷到了山西平城一地。東漢末年到西晉早期的鮮卑,還只是一個松散的部落聯盟,不是一個完整的草原汗國,無論是部落的嚴密程度還是團結程度,都無法與早期的匈奴汗國相比,所以在實力上,也不足以對中原構成致命威脅。事實上,除了東漢末年以及曹魏時代幾次有限的戰爭外,大部分時期,鮮卑民族都是對中原王朝臣服的。這種關系和匈奴以及其他民族都不一樣,他們與中原王朝之間這種主流的和平,也使他們在進入漢地之後,得到了更多中原士民的認同。

鮮卑民族和其他各個少數民族另一個不同點是:雖然他們的發跡比其他的少數民族政權都要晚,但是起步卻要高得多。當其他的少數民族政權,依然停留在奴隸制度,甚至才剛剛進入奴隸制的時候,從三國時代開始,鮮卑民族就已經由了封建化了。特別是在北方戰亂的東漢末年以及曹魏時代,大量的漢人北逃到草原地區,帶去了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鮮卑民族在這個過程中,就已經由部族從遊牧轉為定居了,也就是說,他們雖然在實力上不如其他少數民族,但是在文明程度上,走得卻比大多數少數民族政權都要快。五胡十六國的早期,許多鮮卑部族對於身為“中央政權”的晉王朝,依然采取了臣服甚至是盡忠的策略。比如著名的鮮卑民族英雄段匹單,就曾經幫助過劉琨在北方抗擊少數民族政權,甚至為了保衛晉王朝而殉國。至於著名的慕容鮮卑政權,也一度是東晉王朝的臣子,尤其在和冉閔的戰爭中,正是因為慕容鮮卑主動向東晉稱臣,才使東晉沒有去援助同屬漢人的冉閔政權,支持了與之爭鋒的慕容鮮卑政權。五胡十六國的中後期,隨著其他各少數民族政權的相繼衰弱,鮮卑人在中原越來越強大,他們建立的政權,包括慕容政權的前燕、後燕、西燕、南燕、禿發政權的南涼、祈父部的西秦,但是這些政權大多曇花一現,最終成就大業的,是早期不起眼的拓跋鮮卑部,以及他們建立的政權——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