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昭宣中興”全解讀

說到西漢王朝歷史上的著名盛世,今人知道比較多的,自然首推“文景之治”,然而作為漢武帝身後的漢昭帝、漢宣帝兩任帝王在位時期,卻同樣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時代。這時代的中國,享受著漢武帝北擊匈奴後國威日強,邊地漸安的和平局面,更從漢武帝晚期國民經濟接近崩潰的局面下重新崛起,締造了一個富庶強大的時代,甚至解決了漢武帝一生沒有解決的問題,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昭宣中興”。

所謂昭宣中興,就是公元前87年漢昭帝登基繼位,至公元前48年漢宣帝病逝的這48年。這48年是西漢帝國的又一輝煌時期,對外,西漢帝國推行安邊持重的戰略思想,輕易不發動對外戰爭,對匈奴采取恩威並施的政策,以和平為主,卻不放棄使用武力,積極防禦的軍事打擊,使匈奴進一步走向了衰弱和分裂,漸不成漢帝國大患。同時,漢帝國依然延續了漢武帝時期對西域大地的積極經營開發,將廣袤的西域土地,逐漸劃入到西漢帝國的治下,從西漢帝國的附屬國,變為了中華領土的一部分。漢文明依然跨過絲綢之路,持續遠播四方,這時期與中國通好的國家,向西已經到達了今天波斯灣西亞地區,中國的絲綢更跨過了地中海,遠播到了羅馬地區。對內方面,這時期的漢朝統治者,在繼續漢武帝強化中央集權改革成果的同時,推行與民休息的政策,重用儒生,尊崇儒術,減輕刑罰,輕徭薄賦,厲行與民休息,而漢武帝時期建立的高效率稅收體系,更保證國家可以積累足夠的稅收財富,政府的行政運轉效率大大提升,國民經濟迅速恢復。這段文治武功都可稱道的時期,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昭宣中興。

昭宣中興的開始,起於公元前87年,漢昭帝劉弗陵即位,那時候的劉弗陵,只是個8歲的孩子,真正主持國策的是毀譽參半的大將軍霍光。

作為漢武帝時期留下來的首席輔政大臣,霍光在漢武帝時代一直是個出名的謹慎人。他是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弟弟。漢武帝的晚年,他官至光祿大夫,他以小心謹慎著稱,謹慎到每天來上班,走多少步,都有明確的數字,這種謹慎小心也讓他躲過了漢武帝晚期的歷次政治鬥爭,特別是著名的“巫蠱案”。公元前91年,太子劉據被權臣江充“用巫術謀反”,這場陷害案的真正策劃人,是此時位高權重的大將軍李廣利,李廣利一心想擁戴其外甥昌邑王為太子,因此與丞相劉屈髦合謀,全力陷害太子。這場政治風暴席卷多人,包括大將軍衛青的子女,丞相公孫賀一家皆因此獲罪,為了證明清白,太子劉據憤然起兵,誅殺了大興冤獄的江充,卻被“老糊塗”的漢武帝誤解為謀反,結果一場內訌,太子劉據被殺,其母衛子夫自殺以證清白。巨大的政治變動,給晚年的漢武帝以沉重打擊,之後他選擇了鉤弋夫人所生的小兒子劉弗陵為太子,但為避免後宮專權之禍,忍痛處死了鉤弋夫人。在輔政大臣的選擇上,他選擇了小心謹慎的霍光,以“周公輔成王”的圖畫展示給霍光,表達了對霍光的期待。漢武帝去世後,霍光受命輔政,擔起了漢帝國這個百廢待興的爛攤子。

劉弗陵即位初期,內外的麻煩都有。內部方面,與霍光一同輔政的左將軍上官桀,禦史大夫桑弘羊,不甘居於已是大將軍的霍光之下,因此相互串聯,陰謀發動叛亂。他們先勾結燕王劉旦,裏應外合誣陷霍光謀反,但漢昭帝劉弗陵是個聰明人,一眼識破了其中的誣告,並要追查主謀,為了掩蓋罪行,上官桀幹脆準備發動政變,計劃由長公主宴請霍光,席間突襲殺死霍光,然後廢除漢昭帝,迎接燕王劉旦即位。霍光表面謹慎,內心卻如明鏡,他假裝不動聲色,卻搶在上官桀們之前動手,火速逮捕了上官桀和桑弘羊等人,粉碎了這場未遂的政變。之後,上官桀們被滿門抄斬,參與謀反的燕王劉旦和長公主畏罪自殺。可嘆的卻是上官桀和桑弘羊二人,上官桀和霍光本是兒女親家,但權力面前,依然如此無情,桑弘羊卻更可嘆,若沒有這筆叛亂,他本可以以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改革家的身份名垂青史,孰料權力誘惑下利令智昏,以至於晚節不保。

粉碎了上官桀的“反動集團”,使霍光終於可以放開手腳,完成漢武帝臨終的囑托。謹慎小心的他,在這時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減負”,即不斷減免漢武帝晚期的各種賦稅,與民休息。值得一提的,就是公元前86年,西漢帝國召開了著名的“鹽鐵會議”,即在民間召集賢良,與朝中輔政大臣一起,對國家的大政方針進行討論。會議期間,從民間邀請來的中下層學者們,猛烈抨擊西漢帝國這時期的鹽鐵官營、均輸、平準等各項政策,而桑弘羊等人卻極力反駁,要求繼續延續這些既定方針。作為執掌國家政權的大將軍,有“決定權”的霍光采取了公正的態度,對於壟斷過甚的鹽鐵官營政策,決定取消其中酒的專賣,給予民間經營權利,但依然保留著對鹽鐵經營的控制。而對於對減輕老百姓負擔有利的告緡、算緡政策,有限度地減少了征收稅賦的比率,廢除了“告緡”的苛刻條令,杜絕了告密風氣,維護了國家穩定。既沒有全盤推倒重來,又保障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對比中國古代政壇上習慣搞“一刀切”的政治風氣,可謂開明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