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改弦更張(三)(第2/3頁)

慈禧太後點點頭,嘆了一聲,蕭索說道,“額頭的傷疤可以去,心裏的傷疤怎麽去?”

太醫不敢接話,只能是低著頭,慈禧太後擺擺手,讓太醫出去,夏守忠進來稟告,“軍機大臣們都到了。”

慈禧太後站了起來,李蓮英連忙扶住,夏守忠掀開了東暖閣的布簾子,禦前大臣和軍機大臣們都已經肅穆站在正殿之中了,慈禧太後升座,群臣跪下請安行禮,慈禧太後點點頭,“都起來吧,今日是第一次見面,我就受了你們的大禮,日後尋常見面就不用跪拜了。”

旨意之中是以禮親王為第一個,故此這個時候應該是莊親王出面講話,“請西聖的旨意,北寧大敗,不知道聖心如何?”

“先懲治了那些該死欺君罔上的狗東西再說。”慈禧太後咬牙切齒地說道,北寧大敗,在不知情的人看來,就是可以表明太後所堅持的南下之策完全失敗,“你們先議一議這件事吧。”

禮親王世鐸站在班首,慈禧太後雖然沒有明言,但是他當仁不讓要先答話,“是!是!”世鐸連忙說道,“請西聖爺示下,奴才等沒有不尊的。”

禮親王世系,第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大貝勒代善,代善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二子,實際上的長子,當時也是手握重兵的,但是他為人審時度勢,知道皇太極勢大,不可能與之爭奪帝位,反而倒向皇太極,助其成為皇帝,皇太極就是歷史上的清太宗,他即位之後,雖然對於自己這位兄長的兵權十分忌憚,一再削減,但是別的方面盡量予以補償,即位沒多久就封為和碩禮親王,之後歷代雖然屢有廢黜,但是這一系還是牢牢的穩固了下來,代善為人得以善終,最緊要的一條就是不偏不倚,不插手任何多管閑事容易作死的事情,只是一味聽從上意罷了,本代的禮親王世鐸在道光末年承襲爵位以來,素來以沒有架子,態度謙和著稱,特別對於慈禧太後,十分的態度謙卑到幾點,李蓮英朝著他下跪行禮,世鐸乃至要跪下回禮,時人多笑之。

為人也頗為昏庸,早年他的子侄輩有許多歐洲遊學歸來的,世鐸見漆面後問道:“洋鬼子的國家也下雪嗎?”聽著掩口而笑,回答說:“中國和外國同處一個天地之間,所以都有風霜雪雨。”世鐸聽了之後默然無語,罷免中樞和新任閣臣的旨意剛剛下達,四九城差不多的人都知道了禮親王成為了名義上的領班軍機大臣,一時間不免又是鄙夷,又是不得不認可,認可的是世鐸身份在此,鐵帽子王之首,恭親王下野,論尊貴,世鐸當仁不讓,鄙夷的緣故自然就不用多說了,今日第一次召對就是如此,他自己毫無主見,只是要慈禧太後直接下旨,軍機處承旨當差就是了。

“黨敏宣居心叵測,擅自拔營離去,致使北寧大敗,雖有巡撫命令,仍不可赦免。”慈禧太後當仁不讓,這個時候必須要她親自來思考處理決定,這樣才能夠將自己的態度清楚無誤的表達下去,“既然他手腳這麽快,退兵到了諒山,那就讓他死在諒山好了。”慈禧太後環視眾人,“即刻下旨,不用審訊,斬之於諒山!”

黨敏宣乃是惠州總兵,從一品的官位,天下承平已久,因為戰事處斬一個一品的大員,這樣的事情是許多年沒有見到了,禮親王是少年襲爵,知道鹹豐朝的舊事,那時候因為太平天國的興起,各地作戰不力,也很是殺了一大批的高官,他倒是猶可,大聲的應是。其余的人未免有些震動,低著頭不敢說話了。

“黃桂蘭無用,不顧中軍,率先潰敗,命自盡。”慈禧太後殺氣騰騰地說道,“蔣綺、蘇元春降三級留任,以觀後效,收攏各部,嚴守太原,各軍有北逃至鎮南關者,無論品級,盡數處死。”

大家紛紛松了一口氣,這北寧大敗,是要處置人,可若是殺人過多,到底也是有違之前的命令,畢竟軍機處下達的旨意是不許開邊釁,若是因為這種不許抵抗的命令而殺了前線太多武官,武官的勢力,兵部、講武堂和新軍必然要鬧起來,要求中樞也要有人為之陪葬,難不成為了這幾千人馬的損失,也要拉一個中堂大人殉葬不成?只是殺了兩個,還算穩妥,西聖也沒有意氣用事,雖然在大過年的,遇到了這樣的大敗,實在是難堪。

說完了軍事上的處置,繼續說政事上的處分,“廣西巡撫徐延旭、雲南巡撫唐炯,窺探中樞之意,一個擅調動大軍,一個拒不支援,皆是大罪,就地免職,提交三法司議罪,其余各級官員有過錯者,交予禦史台發落,董元醇,你負責此事。”董元醇從提議垂簾之時開始飛黃騰達,這麽多年,終於趁著機會,熬到了軍機大臣的位置上,的確是應了一句,時勢造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