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海上蘇武(二)

香港,陰有雨。

香港山島峙立,若即若離與大陸相連,起伏的山巒峭巖絕壁,從島西太平山綿延直到島東的柏架山,仿佛一道翡翠屏風橫亙全島。一帶香江碧水幽幽蜿蜒環繞,椰林竹樹婆娑掩映……鐵錨長索探不到底的深水灣,海天相連幽深黯藍;金沙碧海波瀾湧動的淺水灣,世世代代都是捕魚采珠的風水寶地。千帆萬舸泊港沖海,從這裏運出多少絲綢瓷器莞香珍珠玉器,運回多少金銀、洋貨、洋藥,是誰也說不清了。

罌粟花葉名琛都見過,那是多麽美的花卉!他弄不明白,就是這種花打敗了“撫有萬方”的煌煌“天朝”,奪走了世代生息的香港,作為傳統的文人,葉名琛實在不知道前因後果,這其中的秘密是太玄奧了。

英軍的“無畏號”上,船舷邊上,站著一位花白頭發的官員,癡癡地對著香港島貪看不已,邊上除了幾名穿著馬褂的親隨之外,就是圍著一圈的帶著紅帽子的英軍士兵,包圍著這個中國官員,一半是保護,一半是監視。

這個中國官員正是前兩廣總督、體仁閣大學士葉名琛,葉名琛久在廣州城,也沒有能到香港島上瞧一瞧,如今趁著無畏號停駐香港補給,剛好多看幾眼。

“果然是極好的地方,可惜啊,給英國人占了去了。”葉名琛久久不語,香港和澳門不同,是在先帝爺手裏條約割出去的,首次割地,首次賠款,那時候葉名琛還未到廣東就任,但是已經在京中翰林院供職了,那時候自己還是二十出頭的熱血青年,腦子一熱上書要求強硬對外,以致被罰俸,但是從此之後名揚天下,先帝對著自己的文筆也大為激賞,38歲作巡撫,43歲作總督,46歲時便已經官居極品。恍惚過了二十多年,自己又來到了算是發跡的地方。

到底什麽原因讓自己變成了如今這樣圓滑世故的人?

邊上一名親隨,是葉名琛從溧水老家帶出來的老家人,喚作藍忠的,似乎從哪裏得到了新的消息,原本愁眉苦臉的他變得決絕了起來,走到葉名琛的邊上,“老爺,洋人的艦長說,要帶咱們去印度。”

“印度?那可不是好地方!”邊上另一個喚作胡福的親隨大吃一驚,“哪裏天氣極為炎熱——就看船艙裏的阿三們就知道!”

藍忠沒有理會胡福的話,只是用眼盯著自家老爺,“老爺,這要是去了印度,可真的沒活路了。”藍忠瞧見葉名琛沒有反應,咬一咬牙,不顧主仆位份,走到和葉名琛並排,用手指了指船舷之外碧濤洶湧的零丁洋,“大人!”

胡福瞧見了藍忠的手勢,渾身震了一震,正想上前攔住兩人,葉名琛擺了擺手,讓胡福別動,轉過頭朝著藍忠說道,“老藍,你的意思我知道,不過現在不是時候。”葉名琛轉身準備走進船艙,邊上走過來的英軍無畏號指揮官脫帽向葉名琛行禮,葉名琛也脫官帽回禮,“英國人要想帶我去印度,那老夫就去印度,去了印度再去英吉利,本官要向英國女王面陳!”

藍忠呆在當地,傻傻地瞧著葉名琛離去的身影,胡福和幾個親隨圍上來,七嘴八舌說道,“老藍你瘋了啊,指著海裏頭,想叫大人做什麽!”

“就是,大人要是有了三長兩短,咱們這些人該怎麽辦!”

“都別說了!”藍忠大喝一聲,讓親隨們閉嘴,藍忠咬牙,“大人既然要去英吉利,咱們當然要一力跟隨!胡福,咱們的銀子還有多少?罷了,不管多少,都去香港島上買米面去!你也瞧見了,大人是不吃洋人的東西的!此去英國千萬裏之遠,千萬不能斷了飯食!”

胡福等人來不及繼續責罵藍忠,連忙幾個人湊了身上的銀子,又央求了通譯,等到無畏號停靠港島的時候,和英國人解釋下船買糧食。

清廷幻想依靠廣東巡撫柏貴、廣州將軍穆克德訥力挽狂瀾,任命柏貴暫署兩廣總督,指示“柏貴等當聯絡紳民,激其公忿,使之同仇敵愾,將該夷逐出內河,再與講理。該將軍署督等,辦理此事,固不可失之太剛,如葉名琛之激成事變,亦不可失之太柔,致生該夷輕視中國之心……”。諸如此類聖諭一篇又一篇飛往廣東。鹹豐帝不知柏貴、穆克德訥等人早已對英法聯軍伏首聽命,還一廂情願地發號施令,極為可笑。最後,鹹豐帝才有所醒悟,“今柏貴等既不能抽身出城,帶兵決戰,尚不思激勵紳團,助威致討,自取坐困,毫無措施,其畏葸無能,殊出意外”,也只能表現一下無奈的情緒而已。

鹹豐八年二月初,署理兩廣總督柏貴、廣州將軍穆克德訥加入英國人組織的所謂“聯軍治安委員會”擔任委員,廣州地方大嘩,不少原本對廣州官方保有幻想的士紳對柏貴為首的廣州政府失去信心,連夜逃出廣州城,更有熱血之人前往佛山鎮投奔郭嵩燾率領的團練,準備反攻廣州。前戶部羅侍郎,在廣州城陷數月後,上奏朝廷,初步描繪了當時廣東的“群奸圖”。“暫署巡撫江國霖,素性貪巧,失去庫項,不知愧懼,猶復首鼠兩端,每月逢一之期,率各官與夷人會面,受其約束”;“署按察使蔡振武,諂媚夷人,事事迎合……該夷視為大員,挾以彈壓百姓”;“署總督柏貴,屢出告示曉諭商民……夷人反輕侮之,與將軍、都統同被拘管”,輿論不容於葉名琛,譏其“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相臣度量,疆臣抱負,古之所無,今亦罕有”。實際上,更該受到鞭撻的,應是上述漢奸群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