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虎丘”號航空母艦的朋友們(第3/3頁)

第四頁描述了“暫停”的“虎丘”號上的足球比賽,第五頁是關於“虎丘”號最後幾小時的雜聞;最後三頁是“虎丘”號的戰史。楊銘筠通宵達旦把它編好並用借來的打字機打出來,以便在早上印出來。楊銘筠作為記者時的生活就是這樣。

最後一頁的下邊是個海景,水面上飄著一個花圈和題詞:“再見!”

大約午夜時分,林遵海軍中校穿著睡衣來了。原來,他跌跌撞撞地剛一上巡洋艦就被醫生推上了床。他率領“虎丘”號的損管人員滅火,連續戰鬥了5個小時,煙熏火燎,他過度疲勞,已經精疲力竭了。

他找了幾位“虎丘”號的軍官,在軍官會議室一個角落裏開始登記幸存者名單了。他還要求其他救護艦只都要有一個軍官在第二天一早首先要列一個本艦上“虎丘”號的艦員名單。之後,他又要求醫生們列出類似的傷員名單。最後,他要求所有“虎丘”號的軍官把他們所知道的在空戰中和在艦上死亡的人員名單報上來。

損失一艘軍艦之後,要給海軍當局提供的文件多得驚人,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現在,這項工作就這樣開始了。

在艦上的病房裏,醫生們為60名傷員進行治療,忙得團團轉。他們要為傷員做骨科矯正,準備夾板和模型,用鞣酸軟膏治療燒傷,治療槍傷和彈片傷口,手術室整夜擠得滿滿的。其他艦上也是同樣的情景。輕傷員經過治療又回到自己的床位,這樣的人大約是住在病房裏的人數的兩倍。

楊銘筠看到有的人燒傷很重,但睡得很香,楊銘筠非常吃驚。醫生解釋說,這些人一擡上艦,創面就敷上了大量的鞣酸軟膏,除了鎮痛作用外,這種軟膏還形成了一個燒傷組織的保護層;同時又注射了嗎啡,減輕傷口的疼痛,給嚴重燒傷的人還輸了血,以補充脫水,防止休克。這種綜合治療法大大降低了過去因大面積深度燒傷所造成的死亡率。及時敷上軟膏能使傷口愈合,不留任何傷疤。

“可是你們這樣挽救一些傷員的生命,不是很辛苦嗎,醫生?”想起了自己的戰鬥經歷,楊銘筠這樣問他。

他答道:“不,傷員整形完畢之後,再上一遍磺胺,並使用石膏模型,這樣,傷口就不用總換藥了,治療工作大致就轉為觀察、喂飯、使傷口慢慢愈合。你一定記得,艦員在海上的生活和穿著都是幹凈的,很少受到空氣汙染。決不會象給陸軍士兵治療那樣,躺在灰土裏或地上。艦員在治療過程中發生感染的可能性很小。”

現在,“虎丘”號的幸存者已經使收容他們的幾艘軍艦超載很多。比如,有一艘驅逐艦的住艙接待了400多名“虎丘”號的艦員,而那裏光是本艦的戰時編制定員就住滿了。幾乎全艦隊的艦只都住有“虎丘”號的艦員,這對艦隊的戰鬥力是有妨礙的。張起帆海軍中將急於想使盡可能多的軍艦做好戰鬥準備,因此下令重新編組,把這些艦員集中起來。

這個工作是在海上進行的,整個艦隊繼續保持巡航速度,盡管有點引人注目,但是既不難辦也不危險。其步驟如下:從一艘艦上接收艦員和向一艘艦上轉移艦員的兩艘軍艦靠攏來,互相保持大約50米間隔,分別用火箭炮向對方艦上射出一根繩子。先是把繩子在甲板上系好,最後再系在上層建築上,使繩子下垂的地方脫離水面。繩上掛一個郵袋,就可以來回牽拉著繩子運人了。

水手們用郵袋一次運送兩個人。一個郵袋一小時平均運送八十人即每分鐘一人多一點。好幾艘軍艦同時進行這種工作,直到按張起帆將軍的部署做完為止。

第四天,即6月12日,楊銘筠到了新喀裏多尼亞的法國港口努美阿。幾千名中國士兵一兩天前剛剛在這裏登陸。楊銘筠在這裏換乘另一批中國軍艦駛往更西邊的一個島嶼的港口。這樣,楊銘筠就把“虎丘”號航空母艦及其護航艦只上新認識的朋友留在後面了。

這段時間裏,誰也不許上岸。到達第二個島嶼的港口楊銘筠又換乘幾艘運輸艦(這些艦只運來了中國陸軍守備部隊,守衛一個太平洋的群島,以防日本人進攻)。楊銘筠們在這裏停了四天,才踏上返回家鄉的最後一段旅途。在這四天中,官兵們輪流休假,每個人可以上岸呆四小時,讓靴子沾點土。